放大圖片
梁美芬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立法會議員
從去年9月開始,針對下屆特首參選人的揭秘攻擊從來未停過,令今屆特首選舉浸淫於各候選人的負面新聞、私生活、道德品格當中,本來應該關注的競選政綱卻成為附屬品。香港在邁向民主化的普選過程中,無可避免在各級選舉中出現各種揭秘或抹黑的手段,藉以打擊對手的選情,營造有利自己的局面,從政人士及市民必須有心理準備要面對這種互相揭秘及抹黑的選舉文化。
環顧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選舉中出現候選人互相揭秘和抹黑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台灣選舉,各種選舉「奧步」屢見不鮮。再看遠一點的美國,下屆總統大選即將展開,而在共和黨進行初選期間,各路參選人亦被揭發不同醜聞,例如現時最熱門的羅姆尼,就被傳媒揭發他逃稅、避稅;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亦被指與前女助手有染;黑人參選人凱恩起初氣勢如虹,但後來被指性騷擾4名女性及搞了13年婚外情,最終黯然宣布退選。歐洲方面,前IMF總裁卡恩原準備參加本年度的法國總統大選,挑戰現任總統薩科齊,但早前被控性侵犯美國某酒店的服務生,指控最終變成「羅生門」,但其參選夢就此完結。
由上述的例子可見,在實行民主地區,選舉期間出現各種揭秘或抹黑事件,乃是正常現象,且屬策略之一。很多市民都對於今次唐、梁、何對決期間出現的種種攻擊與醜聞,感到非常厭惡。反對派經常批評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所以才出現抹黑行為,但其實香港在以往的各級民主選舉中,也是經常採取抹黑手段去打擊對手選情。不過,市民必須清楚,香港將要邁向普選,必須有心理準備任何民主普選的國家或地區也會出現這種互相揭秘及抹黑的情況,例如筆者在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就飽受各式的抹黑和歪曲攻擊。
今次候選人各自面對不同的黑材料而疲於應付,實際上這是2017年有意參加特首普選的人的借鑑,明白到若要參加民主選舉,必須先完整為自己作一次「Body Check」,審視一下過往所做過的事及講過的言論,若發現有任何缺失之處,應先作出「風險評估」,自行引爆或進行淨化工作,以確保自己「比白更白」,絕不能低估傳媒和公眾「揭秘」的威力。
隨著特首普選的來臨,香港社會將發生根本的改變,由以往各階層對選特首只抱「睇戲」的心態,變得像台灣一樣全民投入參與,大部分香港民眾及傳媒亦會變成「政治掛帥」、「非藍則綠」,打開報章及電視幾乎已經預知報道及分析的結論。大家可能期望這些事情不會在香港發生;但隨著香港政治氣氛的改變,這將會是無可避免的現象。
筆者始終認為香港的民主發展必須建基於文明及理性之上,選舉期間或以互相揭秘、抹黑作為選舉手段,但成熟的民主國家或地區在選戰過後,競選對手會回復合作空間,例如奧巴馬及希拉里,在上屆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內初選時「鬥生鬥死」,但當希拉里宣布退選後,奧巴馬也不計前嫌,委任她為國務卿,一齊合作為國家服務。成熟的政治家就要有這種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