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間難以計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民間技藝一直都有商品屬性,是農業社會裡民間藝人賴以為生的活計。圖為小商販在廟會上叫賣工藝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的許多技藝十分古老,其中蘊含著千百年中國古人積累下來的智慧,有些則是先人文化信仰的載體,但在時代變遷中,無數文化遺存無法擺脫被遺棄的宿命,消失速度之快令人擔憂。然而,並非所有的非遺文化都面臨死亡的命運,在市場觀念統治人們思想的今日,一些古老的技藝經過一定程度的商業化後頑強的生存了下來,甚至愈發壯大,與那些在死亡邊緣掙扎徘徊的非遺文化形成鮮明對比。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解詠荃、周小舟、陳靜
眾所周知,民間難以計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民間技藝一直都有商品屬性,比如剪紙、戲曲、泥塑甚至說書,一直是農業社會裡民間藝人賴以為生的活計。
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原有的社會生態萎縮消亡,現代化的生產消費系統替代了原有的封閉商品系統,傳統的技藝也逐漸衰落消失。但現代商業文明對傳統非物質文化的延續也有積極的作用。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依托傳統技藝而興起的文化村鎮已經形成了規模可觀的初級產業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適度商業化對繁榮農村經濟有著巨大的潛在意義。
唐朝麥草畫 年產值4億元
每年春節快到的時候,河南省汝南縣羅店村口的趙俊明家,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他們所要訂製的是一種被稱為「麥草畫」的古老民間工藝品。一波接一波的客戶都想盡量在節前儲備好充足的貨。在二樓簡易的工作室裡,趙俊明僱來的幾十名留守婦日夜趕製不斷積壓下來的訂單,她們每月收入從2,000至5,000元不等。
這樣的場景在汝南縣眾多鄉村中很普遍,古老的「麥草畫」已經成了當地農民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麥草畫相傳源於唐朝,取材於田野之間隨處可見的小麥桿,經蒸、煮、浸、剖、刮、碾、貼、剪、燙、黏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精心製作,並在吸收國畫、版畫、剪紙、烙畫等諸多藝術手法基礎上剪貼而成,題材豐富多彩,樣式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羅店鎮麥草畫從業者已達兩三千戶,這對於只有四萬多人口的小鎮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汝南全縣有約2萬人從事此業,若以人均年收入2萬元計算,僅此一項就給當地帶來4億元的財富。
留守村婦成從業者主力軍
據民間藝人趙靜梅介紹,當地麥草畫從業者以農村留守婦女為主,村裡90%以上的婦女都會此技藝,年收入可達兩三萬元,「這個活比外出打工強,也不耽誤農活,還可以照顧孩子,所以很受三四十歲的農家婦女喜愛」。
隨著麥草畫聲名不斷遠播,北京、上海、廣州、甚至新疆、甘肅等地的客商紛至沓來,使得當地加工廠供不應求。不僅在內地名聲鵲起,汝南麥草畫更已遠銷日韓、東南亞和美洲等地。2011年7月份,美國億萬富翁馬克漢森從趙俊明的工藝品廠一次性定製了160多幅作品。在世博會期間,上海世博局與汝南當地一家工藝品廠簽訂的銷售協議總價值為2,000萬元。
雖然目前麥草畫工藝品加工依然靠家庭作坊式的純手工製作,但其成功的商業化推廣儼然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並且催生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文化產業鏈。受麥草畫工藝品熱銷帶動,當地的麥秸稈價格一路飆升,這些從前被用作牲畜飼料或燃料的一文不值的作物垃圾,如今每公斤的批發價高達30元,被形象地稱作「點草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