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史詩 近世災難象徵
1912年4月14日深夜,「鐵達尼」號在處女航途中,於北大西洋意外撞上冰山,短短160分鐘後,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郵輪從此長埋冰海,奪去1,517人性命。100年來,鐵達尼故事一直引人入勝:無數傳記、歌曲和詩歌以它為題,占士金馬倫執導的《鐵達尼號》更成為家傳戶曉的經典。現今郵輪業仍崇尚大郵輪,科技水平亦遠比百年前進步,但郵輪安全問題仍令人憂心。
有評論說:「鐵達尼集所有傳奇元素於一身,意外講述人類的偉大、悲哀、傲慢、勇氣與怯懦,像史詩般歷久常新。」後世許多災難事件,都像鐵達尼沉沒的「翻版」。
信「永不沉沒」 乘客零危機感
海難生還者之一的比斯利在回憶錄《Loss of the SS Titanic》中說:「一開始,我們還笑說船身可能被冰塊刮花了一點點,在新補的油漆乾了以後,會繼續行駛。畢竟它是『永不沉沒』的……與安坐在家裡看報紙的人相比,我們可能還比較不害怕,因當時完全沒危機感。」
鐵達尼原本只是號稱「幾乎不會沉沒」,後來卻愈傳愈誇張,更有人指船長史密斯曾誇口:「即使上帝本人也弄不沉這艘船。」結果,在忽視30多個不同的冰山警告後,不需上帝,人類的傲慢狠狠懲罰了自己。
愈窮愈當災 三等艙僅1/4生還
當年,新聞大量報道船上富人「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讓婦孺先行坐上珍貴的救生艇(船上共2,200人,但救生艇僅20艘,遠少於原定的32艘)。但數據證實,當時愈窮的人、其死亡率愈高:60%生還者為一等艙的富人,三等艙窮人只佔25%。
鐵達尼慘劇為郵輪安全問題拉響警號,但百年後這隱患仍未完全解決。今年1月13日,意大利豪華郵輪「協和」號擱淺,導致32名乘客死亡。船長不負責任棄船受指責,亦引起外界熱烈討論。業界迅即辯護,國際郵輪協會引用行內專家GP Wild的數據,指出「協和」號出事前十年間,僅有28人死於郵輪,其中22人是郵輪工作人員。歐洲郵輪協會亦稱,即使把「協和」號肇事計算在內,自2002年起郵輪的死亡率,僅為每100萬人有0.2個。
沉迷「巨無霸」 犧牲安全
縱然數字偏低,但國際間的業內組織仍不敢怠慢,為郵輪進行安全審查以提升質素。法國海軍上校的主席盧瓦索則指責,行業興起建造愈來愈大的郵輪,難以確保所有乘客的安全。有業界人士認為疏散技術需與時並進,救生船及橡皮艇的不足之處屬顯而易見。 ■綜合外電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