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宣布將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由原先的千分之五擴大至百分之一。這是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央行第三次調整匯率波幅,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白宮對決定表示歡迎。央行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不僅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深化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機制,而且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及長遠實現自由兌換奠下基礎。不過,擴大浮動幅度是要令匯率更能反映市場價格,並不意味人民幣匯率會出現新一輪升值。同時,此舉也會加大企業匯兌上的風險。央行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穩定,以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自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已有較大幅度升值,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因擴大波幅而觸發趨勢性的升貶值預期風險大為降低,加上近期內地貿易順差日趨減少,國際收支進一步向均衡狀態接近,這些都是容許波動幅度進一步擴大的有利條件。加大匯改的力度,特別是較大幅度地實行雙向的波動,反映目前正是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最佳時機。
近年內地的外匯市場發展愈趨成熟,交易主體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日漸增強。適應匯率市場化的需要,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不但有助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機制,讓市場參與匯率價的釐定,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合理化,而且進一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上邁出重要一步,並為內地的金融改革及資本賬戶進一步開放作好準備。同時,此舉也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控提供更多操作空間。隨著人民幣匯率的釐定更加市場化,因匯率爭議而造成的貿易摩擦也可望大為減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白宮對於內地擴大匯率浮動幅度表示歡迎,原因正在於此。
無疑,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加大,將令匯率更能反映市場波幅,但在波幅以內匯價可升亦可跌,並不意味人民幣在短時間內會出現大幅升值。不過,匯率浮動幅度擴大,今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頻率、幅度、方向將更難預測,匯率風險也會大幅增加,對內地企業的出口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企業為規避匯兌風險,也可能要增加對沖的成本,增加營運壓力。在目前外貿形勢極不明朗的環境下,央行應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以免出現波幅過大令出口企業受到衝擊。同時,深化匯率機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不宜操之過急,以免對經濟發展以至金融體系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