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藥用膠囊是一種藥品輔料,同樣也會被人體消化吸收。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昨日報道,年產膠囊一千億粒、內地膠囊生產重地的浙江新昌縣儒鎮,使用所謂「藍皮膠」的皮革下腳料作為藥用膠囊的原料,生產出的膠囊重金屬鉻最高超標90多倍。目前,工業明膠製成的膠囊已經流入了修正藥業、海外藥業等九大藥企。據悉,鉻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並可能誘發基因突變。
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在河北衡水、江西弋陽等地,一些生產明膠廠家,將俗稱為「藍皮」的皮革廢料,經過生石灰浸漬膨脹、工業強酸強鹼中和脫色、多次清洗等工序處理後,再經過熬製、濃縮、凝膠、乾燥、粉碎等工序加工,就搖身一變,成了淡黃色的所謂「藍皮膠」。
皮革廢料 冒充食用明膠
報道稱,「藍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由於皮革在工業加工鞣製時使用了含鉻的鞣製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有從業者對央視記者透露,這樣的工業明膠鉻超標一般在十五六倍之多。調查記者還發現,在加工地點皮革廢料堆積如山、散發惡臭,且加工過程又髒又差。
這些使用鞣製後的皮革廢料生產的工業明膠,採用白袋子包裝作掩護,通過隱秘的銷售鏈條,最後流入浙江省新昌縣儒鎮部分膠囊加工廠,冒充食用明膠,生產加工藥用膠囊。而這種工業明膠根據中國相關規定是嚴禁使用在藥用膠囊生產中的。
藥用膠囊 未檢測便出廠
在浙江省新昌縣儒鎮的藥用加工廠,央視記者發現,這種工業明膠,摻入膠囊廢料,經過色素調色及化工原料清潔,進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藥用膠囊的膠液。膠液再經半自動膠囊生產設備成型,最後通過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五顏六色的藥用膠囊。生產好的膠囊並沒有對重金屬鉻進行檢測,直接包裝成箱,貼上合格證出廠了。加工車間內人員未經消毒,便可隨意出入生產車間。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損膠囊被掃起來,連同切割下來的膠囊廢料一起回收使用。
這些用皮革廢料當原料加工成的藥用膠囊不只是流入一些小型製藥廠,還居然流入內地知名的青海格拉丹東、吉林長春海外製藥等大型藥企,做成了各種膠囊藥品。根據調查中掌握的線索,央視記者分別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對藥店銷售的一些製藥廠生產的膠囊藥品進行買樣送檢。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反覆多次檢測確認,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藥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0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