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徐全
一直以來,以山水題材為主題的藝術創作頗受人們喜愛,人們從中可以看到高遠的意境,也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還能夠體會到生活的輕鬆與快樂。但是山水題材的畫作如此受到好評與追捧,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大自然純真的消逝。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難再找到這樣的自然景觀,人們才將自己的情感放在藝術作品中。這是一種移情的作用,也是一種寄託與感傷。因此,筆者認為,欣賞自然畫作,最高的境界必須要超越藝術品本身,融入自然的環境中,才能體會到藝術家對自然的一份真摯情感,或者說,我們必須從畫作中,激發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環境保護的支持,才能說是一種藝術鑒賞的成功。
今日的長江,已經不再是一百年甚至是五十年前的長江了;今日的黃河,在過去常常引起水患,造成大面積的洪澇災害,但是如今,卻經常發生斷流,以致水量不足。在科技進步的旗幟下,連自然生態的本質都不再一樣了。這就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狀況,也是極為尷尬和令人糾結的現實。
一個不成文的規則是,似乎工業化就一定代表著污染。要想實現工業化,就一定要向大自然進行索取,然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在工業化的口號下,自然江山的美麗消失了,曾經一度讓國人沾沾自喜的,是宏偉的廠房、巨大的機械以及高聳入雲的煙囪。這些,似乎被認為是走向現代文明的必經之路,如果少了這一課,也就缺少了通向未來世界的標靶與指針。
但是,現實不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自然環境的惡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環境文化的背後,是未來生活空間變得愈來愈小。我們已經不再為子孫後代開創生活空間,而是將自己的生活——而且還是被污染的環境留給他們。這是一種現代化的反諷,也是生活遺留下來的巨大創傷。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在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為例,盲目追求工業化、核能化,卻忽視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事故發生後,當局並不是思考如何將已發生的事故危害降到最低,而是千方百計去隱瞞事故的真相,加深環境污染的程度,最終的後果就是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受到的巨大的威脅與損害。如今,切爾諾貝利已經成為了一代人的傷痛,其失敗的現實運作背後,既有體制化的因素,也有人性道德失落的因素。最終,垮掉的不是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產業,而是將整個國家的未來全部斷送,這就是這場核洩漏事故帶來的最大影響。
我們不能夠對環境的危害漠然視之,也不能夠只是在藝術品的鑒賞中去欣賞大自然的優美與山川的壯麗。而是將藝術欣賞帶來的精髓轉化為現實意境中的動力。這是我們對藝術的一種承擔,也是性本善的一種解釋。個人的力量固然微小,但是在藝術構思的背後,是我們對自我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我們若能夠真切體會到大自然的靚麗不應該專美於前,也就能夠明白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一份承諾。地球上的生物可以成為化石,手造之物可以成為古蹟,但是賴以生存的家園——大自然,應當不斷延續下去,成為後世子孫生息繁衍的樂土,這就是藝術鑒賞的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