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聯會昨聯同政府人員協會舉辦記者會,反對社署外判就業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廖穎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社會福利署推行的「自力更生支援計劃」協助綜援受助人重投職場,計劃下80名助人就業的社區幹事卻自身難保,面臨遣散。社署計劃將相關服務外判予非政府組織,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葉偉明和潘佩璆批評,社署為減省開支而犧牲社區幹事的「飯碗」,憂慮外判服務會成為政策大方向,長遠影響社會福利質素。社署表示,將就業計劃委託非政府機構營運,旨為優化和統一服務。
80社區幹事明年不續約
社署於1999年推行「自力更生支援計劃」,目的為鼓勵綜援受助人參與社區工作,協助他們重投職場,達致自力更生,並聘用80名合約制社區幹事,協助受助人求職。署方近月通知80名社區幹事,於明年3月底合約屆滿後不獲續約,並將服務外判予非政府組織。
葉偉明表示,政府服務外判後的質素屢受質疑,但署方仍堅持外判,憂慮外判工作會成為政策大方向,將去信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反映。
政府人員協會權益主任張偉權指出,外判服務欠佳屢見不鮮,社署早年將部分服務外判予非政府組織,包括於2004年及2006年先後把黃大仙及深水鶞滿u社區工作暨培訓延續計劃」先導計劃外判,但負責的非政府組織社工未能處理複雜的問題,一次因參加者打架,令外判服務中止,並於今年6月將服務交由這批社區幹事接手。他質疑,「(當年)非政府組織搞不好,便要幹事執手尾,明年3月再外判予非政府組織」。
社署服務外判業界質疑
協會又批評,外判服務影響計劃成效。張偉權舉例指,早年一個涵蓋荔枝角、石硤尾等地的鼓勵就業計劃,參加者脫離綜援網的比率僅45.6%,遠遜於社區幹事負責項目的逾90%。另外,協會指出,「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每年平均處理約30宗暴力個案,任職社區幹事7年的凌先生表示,不少同事有遇襲的經歷,武器甚至有鐮刀和磚頭,憂慮非政府組織的社工未能應付,危及參加者和社工人身安全。
工聯會促即停外判程序
葉偉明、潘佩璆聯同協會代表於上月與社署署長聶德權會面,要求即時停止外判程序,以及澄清外判工作會否成為政策大方向。
社署昨日回應查詢時指出,過去不同時間推出的就業援助計劃由社署或社署委託的非政府組織營運,難免出現服務割裂的情況,故社署決定把有關計劃全面委託非政府機構營運,期望優化和統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