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今年進入了國家發改委規定的旅遊景區票價3年一調整的第二個「三年解禁」期,內地多間著名景點躍躍欲試準備漲價。對此,民眾譴責之聲不斷。如何從源頭杜絕漲價之風,讓民眾享受看風景的權利?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健民向本報表示,各大著名景區多屬國有資源,當前要做的是確定所有權屬於民眾,漲價與否必須由公眾決定,並由民眾意志尋找合格的景區「代管人」。
知名景區再掀漲價風表明,景區門票正偏離公共性和公益性,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和旅遊公司不斷索取經濟利益的平台,難以在改善服務水平等方面拓展旅遊業的升級空間。王健民表示,景區作為公共資源,不能成為個別群體牟利的工具,因此必須反對不顧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無限制提高門票價格的傾向。
應解釋「三年一調整」政策
王健民表示,政府在旅遊方面的管理力度整體薄弱。今年國內將出現新一輪景區漲價潮。因為,2007年國家發改委規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整頻次不低於3年。國內許多景區最近一次價格調整時間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解禁年」。然而公眾在抱怨某一個景點漲價的同時,卻沒有意識到「是誰賦予發改委提出三年一調整規定的權利。」現時,民眾可以國有公共資源主人的身份,提請發改委對「景點門票三年一調整政策」作出合理的解釋。
拓多渠道營利
對比國外的景區門票,有網友發出慨歎,目前國內景區價格高得離譜,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一個張家界等於三個羅浮宮」。對此,王健民表示,國外景區門票便宜是因為他們不依靠門票收入來支撐自身運營。外國不少景區會利用自身資源從事商業開發。比如法國羅浮宮,主要營收途徑包括設立營業攤點、場地出租以及外部贊助等。而中國景區多數單純依靠門票作為主要收入。
王健民認為,景區應從經營管理方面改進,拓展多渠道營利方式,比如可在開發景區的時候可以強化這些民族特色並將其融入景區內供遊客觀賞。另外,還可開發出具有自己當地特色的旅遊紀念品,這將是一個很大的營利市場,可以緩解單一靠門票營利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