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流行文化錄:一切,從盛女開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02]     我要評論

 ■袁妙儀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導師

 「男人喜歡女仔聽話,唔駁嘴」這句話來自近日一套備受爭議的電視節目《盛女愛作戰》(Bride Wannabes),這個電視節目據說是以5位20多歲到30多歲的單身女郎(即香港人口中的「剩女」)追求婚姻的真實個案做題材,而節目中的其中一位所謂專家說出了文首這句話,令人猛然醒覺,原來香港社會奉行的是「男性中心主義」(androcentrism)。

 男性中心主義指將理論和實踐建基於男性經驗的理論建構和實踐原則,但卻已可概括為全人類的一般經驗或不容質疑的普通知識。男性中心主義文化的顯著特色是:男尊女卑;男為積極,女為消極;男主動,女被動;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勇敢堅強,女性柔弱溫順;是一個女性圍繞男性、男性拯救女性的世界。

女性主義 追求平等

 除了男性中心主義,還有「女性主義」(feminism)。女性主義運動自開始以來經歷了兩次「浪潮」。第一次是1840年到1925年間,目標是爭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及工作的機會和權利。第二次浪潮則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這次運動認為當時女性雖然享有了選舉權、受教育的權利及工作的權利,但是表面上的平等掩蓋了實際上的平等,因此必須繼續批判性別主義、性別歧視和男性中心主義,並認為所謂「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不是自然本質特性,而是後天文化教養的結果。

 雖然女性主義理論包涵有眾多派別,但都有著一些基本的前提:女性在全球都是受壓迫的一群,以及在世界範圍內實現男女平等。

二元對立 易現偏見

 男和女是不同的性別,自然有著不同的氣質,即有所謂「女性氣質」(femininity) 和「男性氣質」(masculinity)。可是,這不僅是「生理性別」(sex),更是「社會性別」(gender),形成二元對立,造成偏見。一般來說,男子是膽汁質的,其表現是反應強烈、意志堅強、感情洋溢、勇敢果斷等。而女子則天生多血質,其特點是靈活好動、感情充沛、情緒多變等。兩種氣質是不應存在孰優孰劣,誰比誰優勝的問題。

氣質互補 融合兩性

 美國近代女權運動領軍人物弗里丹 (Betty Friedan)便強調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互補。她把所謂beta styles of thinking and acting描述為文化上的女性特質,這種風格強調「流動性」、「靈活性」和「人際關係的敏感性」;而所謂alpha styles of thinking and acting,則被描述為文化上的男性特質,側重於以工具、技術的理性為基礎的等級制、獨斷專行的、嚴格而任務明確的領導行為。她鼓勵所有人都在他們的精神和行為裡融合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特點。

 因此,男性和女性生而不同,是不爭事實,但所享有的對待和權利必須相同,所謂女性氣質和男性氣質僅是一種標籤說明,不應分高下,分尊卑。至於文首所提及的節目,充斥謬論,套用林沛理先生在《亞洲週刊》的話,如果說這個節目有甚麼麼啟發性,「那就是原來21世紀城市人對兩性關係的認知,比起他們父母以至祖父母一代,並無寸進」。大抵媚俗之作,只可在茶餘飯後談談,不必認真。

逢周三見報

相關新聞
8大院校教員流失5% 見5年新高
8大教學人員離職率及人數 (圖)
港大成立浙研院 重科技成果轉移 (圖)
視藝校園約滿 浸大提兩續租方案 (圖)
校園放大鏡:黃楚標校師生台南考察生態 (圖)
校園放大鏡:萬鈞教育3校合辦陸運會 (圖)
中大遙感監測粵港澳水質 (圖)
好書說不完:《老殘遊記》 (圖)
《香港散文典藏》系列 (圖)
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占領點評: (圖)
徵稿啟事
全國掀文憑熱 碩博士貶值? (圖)
概念圖 (圖)
What's Up?:器官捐贈 遺愛人間 (圖)
流行文化錄:一切,從盛女開始
英語筆欄:吃一口意粉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香港大廈文化 (圖)
英語世界:Have no stomach for
思思師語:觀鳥與教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