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豐齊 北京報道)對於5月CPI與PPI的雙降,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明顯下滑,「控通脹」需向「保增長轉變」。保增長的有效方式,短期手段是適當調低人民幣有效匯率,長期手段是下調稅率。
魯政委說,今年CPI與PPI雙降,與去年基數較高有關,中國貨幣緊縮政策也有明顯作用。4月與5月的數據都表明中國經濟有明顯下滑。中國工業增加值目標低於工信部的目標,工業生產與PPI密切相關,可見PPI將來走勢不容樂觀。中國需求乏力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屬價格走低,反映了中國需求的下滑。「雙降」超預期的原因,一是人民幣有效匯率偏高,出口下滑超預期,二是對房地產投資的抑制,投資下滑超預期。
中國的政策實際已由「控通脹」向「保增長」轉變。溫家寶總理在武漢考察時明確提出將「穩增長」放到更突出的位置。近期央行推出了下調準備金率、降息等一系列舉措。
保增長方式很多,魯政委介紹,貨幣政策方面,可調準、調利率,調監管政策—調整存貸比;財政政策方面,可啟動投資新項目、推出消費補貼刺激政策,還可以進行結構性減稅—如將營業稅變為增值稅。
「三駕馬車」需協調運作
目前中國需求下滑,勞動力上漲,產能又過剩,出口疲軟,依靠甚麼拉動經濟增長?魯政委說,他不贊成「拉動內需、拉動消費」,因為目前中國經濟GDP增長率已有七成靠消費貢獻,這是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消費結構中政府消費逐年上升,近年佔比達到了25%,這種靠政府花錢而拉動的消費也是難以持續的。中國經濟要想高質量地增長,投資、消費與出口「三駕馬車」需協調運作,出口不能人為地限制,追求外貿平衡要擴大進口而非限制出口。人民幣匯率盯著美元,而美元匯率突破前期新高,相對其他新興國家人民幣實際匯率有下調的必要。魯政委說,中國經濟要高質量增長,短期方案是調低人民幣有效匯率,長期則有賴於減稅,減稅的核心意義是讓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因為質量來自結構,而結構是否合理,沒有人知道,只有市場知道,「看得見的腳往往會踩傷看不見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