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聽一曲康定溜溜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康定溜溜調》 表演者:格絨格西

 聽過《康定情歌》的你,又可知道其前身的「康定溜溜調」?藏族歌手格絨格西說,溜溜調是康定老百姓生活中愛唱的歌,是見物生情的即興創作,歌詞可以不斷轉變,旋律則不變。之所以叫「溜溜調」,是因為歌詞襯詞喜歡用「溜溜二字」,膾炙人口的《康定情歌》,便是由康定溜溜調中「跑馬溜溜的山上」一句發想而來。格絨格西說,說到《康定情歌》,他最早是在老家的路上,聽一個趕馬車的人唱起而學會的。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我們藏族人有句話:藏族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我們由於自然環境等條件,需要自娛自樂。走到哪裡,觸景生情,就唱上一段山歌。比如在我們農區的峽谷地帶,中間是河,兩邊是人,大家就要對歌的。我們地方的生活說實話是很樂觀的,不像內地的大城市,走到哪裡都可以娛樂,我們沒有,所以靠自己。這就是環境造就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我很感謝家鄉。」

 藏族音樂同樣面對傳承的問題,雖然在全國各地,藏族音樂很受大眾歡迎,更有許多新編的歌曲喜歡用上所謂的「藏族風格」。但在格絨格西看來,隨便用上一句「呀拉索」就自稱為藏族音樂,實在讓藏族人哭笑不得。「真正傳播民族的東西,可以加工,但是元素不能變。我們自己也很著急,但是著急也沒辦法,時代一直在變,藏族的音樂也要和外界融合,也許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地讓大家來認識,也不完全是壞事。」

 格絨格西也覺得,民族音樂的演唱不能完全依賴原生態。原生態要有,但更要學會借鑒先進的歌唱技巧,「不然到了一定年齡就唱不動了。把這些技巧都用到民歌裡面,歌唱生命才會很長。但是技巧的前提是不能忘了你民族的特點,要融合在一起。」

相關新聞
蜀風 蜀韻 醉香港 (2012-06-15) (圖)
彝族月琴走向世界 (2012-06-15) (圖)
羌笛的蒼茫之音 (2012-06-15) (圖)
聽一曲康定溜溜調 (2012-06-15) (圖)
杖頭木偶《變臉吐火》 (2012-06-15) (圖)
蜀派古琴《流水》 表演者:曾成偉 (2012-06-15) (圖)
藏戲表演 (2012-06-15) (圖)
敢觀舞台:黑光劇與環境劇場─澳門藝術節2012 (2012-06-15) (圖)
活動推介:香港城市室樂團 克雷格.奧格登的《夏弦美樂》 (2012-06-15) (圖)
活動推介:西夏旅館 (2012-06-15) (圖)
透過「三面」 看到建築的無數「面」 (2012-06-12) (圖)
「三面——建築攝影」 (2012-06-12) (圖)
Peter Margonelli作品 (2012-06-12) (圖)
《地標1》 (2012-06-12) (圖)
《地標9》 (2012-06-12) (圖)
創作對談:中國漆:魅力不只是華麗 (2012-06-12) (圖)
中國抽象藝術,80年代至今:憶原 (2012-06-12) (圖)
藝訊:專題攝影展《動感草原》走進北京798藝術區 (2012-06-12)
三勢紀 三地舞蹈大碰撞 (2012-06-08) (圖)
梅卓燕:人在旅途 (2012-06-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