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透過「三面」 看到建築的無數「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陳廣源作品《熟識的陌生2》

 建築,是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中隨處可見又對我們生活帶來最深影響的景觀。它早已在城市化進程中,融為當代都市的一部分。但建築在城市裡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只如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繁華的地標、必不可少的居屋或是具功能性的工廠大廈?以建築攝影為主題的攝影展這些年來雖不少見,但像「三面——建築攝影」這種連命名都直接、簡潔而令人毫無距離感的展覽,卻是少數。三位藝術家以他們各自眼中所觀察到建築所表現出的面向,組成了展覽中的三種不同維度。修讀電影出身的Peter Margonelli來自美國,而陳廣源及曾家偉(EasonPage)則來自香港。今次,便讓我們透過展覽中兩位本土藝術家的作品,去理解建築究竟有多少「面」我們並不知曉?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刺點畫廊提供

《地標》:讓我們向上看

 曾家偉很年輕,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出身的他,有著新一代本土年輕攝影師所具有的敏銳創意。正因如此,他才靈機一動,用鏡頭向上的角度,拍下城中那些著名地標的另一「面」。

 這是一種觀看建築的全新經驗,按他的話說,以這樣的視角去看那些建築後,它們便好像變了樣子。半島酒店不再是人們所熟悉的那座奢侈建築,而看上去像個花園平台。他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角度去望,而非像平時那樣直接注視,而人們隨他的鏡頭一起向上看時,也隨之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看!」

 這其實是帶實驗性的一種對人們習以為常的建築所作出的個性記錄。在一個與過往認知經驗不同的角度下,一路看、一路觀察,便會發現,眼中不止看到那些屬於香港的著名地標,更看到了想像。

 但曾家偉用了非常樸素的方法去面對這種想像—他沒有將這些作品的名字改為想像中的那些意象,因為他並不想限制屬於觀眾自己的想像空間。「他們有理由在其中看到他們自己想到的。」

 這一輯完成於2010至2011年間的作品,其實從一開始,概念便未限於一定要拍香港的著名地標,而他本人過去也拍過包括唐樓與大廈在內不同形式的建築。打破我們通常對這座城市中建築物的單一認知,他挖掘到了其間的全新對比。「現在的香港越來越向高空發展,樓蓋得越來越高。而當我們向上望時就會發現,那些很高的大廈像一條路,而較矮的則看起來是一片平地。」

 這樣獨特的「向上」角度可以讓人想到些甚麼?曾家偉認為,重要的首先是發現這種對比。他有興趣通過屬於自己的面向,去「看」到建築中潛藏的新舊差異,而他更不介意這樣的嘗試會令人們乍看之下感到好奇:「咦?怎麼這些照片看上去一點都不像建築?」像與不像並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看過之後會在心底聯想到甚麼。

《熟識的陌生》:家已不是從前那個家

 90年代屢獲新聞大獎的陳廣源,曾在多份中文報章工作,也曾在東南亞進行過以社會和環保問題為題材的攝影創作。這樣的背景經歷,使他看待鏡頭中的建築時,更善於嘗試去捕捉其中所透露出的社會性訊息。

 他作品中出現的地點,其實就是如彩虹這樣最平常的本土地方,但整個社區中的樓群在他的全景捕捉下,原本垂直的線條會變為弧線,整張照片看上去便有了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氣質。

 香港近年來的發展令他感到有趣——「去許多熟悉的地方都會產生陌生的感覺,社區中過去的那份凝聚感越來越少。」舊時之所以稱為社區,便是因為居住其中的人們大多熟絡親密。陳廣源認為,儘管從外表來看,城中的標誌性建築增多了,建築外表光鮮了,但建築之間曾營造出的那份生活氛圍卻漸趨消逝。

 所以他將他眼中的一些社區建築,在影像中處理得使人感到陌生。地產主導的現實環境令人們早已習慣以居所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財產,財產可以不斷變賣升值,但家卻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家——社區街坊間彼此情深意重的厚意愈加減少,而這種改變,從建築物的表象而言,也影響了我們的城市景觀。「過去那種舖頭、街市中建立起的人情與互動,今天已很難找到。」如今的人們,在衛星城大環境下的商場、連鎖店中購物時,彼此之間互不相關,與店員間也絕少會建立起熱絡聯繫。

 這便是陌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疏離。

 每個攝影藝術家都希望觀眾能透過照片產生自我思考,陳氏也不例外。他希望看完這輯作品,人們能更多思考一些屬於金錢和物質之外的問題。透過他的照片,現代城市在城市化之後產生的弊端便浮現出來,而建築密度極高的香港,所面對的困境更為嚴峻。他相信,建築面貌的轉化,確實會為生活帶來改善,但也確實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和對所生活的社區、所擁有的家的看法及態度。

 所以他的手法看似是以新聞攝影式的平鋪直敘去直接對準這個城市,其中卻更有令人反思這些建築之真實與虛假間的強大張力。事實上,「三面」本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現建築,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建築在人類發展中的軌跡。透過展覽,我們才會看到建築的更多面向。

相關新聞
透過「三面」 看到建築的無數「面」 (2012-06-12) (圖)
「三面——建築攝影」 (2012-06-12) (圖)
Peter Margonelli作品 (2012-06-12) (圖)
《地標1》 (2012-06-12) (圖)
《地標9》 (2012-06-12) (圖)
創作對談:中國漆:魅力不只是華麗 (2012-06-12) (圖)
中國抽象藝術,80年代至今:憶原 (2012-06-12) (圖)
藝訊:專題攝影展《動感草原》走進北京798藝術區 (2012-06-12)
三勢紀 三地舞蹈大碰撞 (2012-06-08) (圖)
梅卓燕:人在旅途 (2012-06-08) (圖)
《客途》 (2012-06-08) (圖)
劉琦:中國的水 (2012-06-08) (圖)
《回聲》 (2012-06-08) (圖)
李捍忠:反思現代儀式 (2012-06-08) (圖)
《初祭》 (2012-06-08) (圖)
三勢紀 (2012-06-08)
讓舞台設計幫忙說故事 (2012-06-08) (圖)
小編手記:重溫珀蒂帕 (2012-06-08) (圖)
「靜裡乾坤大」:靜物有多麼如幻如真 (2012-06-05) (圖)
吳家禮作品《晨曦》 (2012-06-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