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盧嘉麗(左)及孫鳳盈(右)有多年跨境經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鳳盈——難忘好心人付車錢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中四生孫鳳盈,自小便開始跨境上學,每日往返住所及學校的交通時間長達3小時;而她在小三起更要擔任「小保姆」,帶著小一歲的弟弟一同過關,她笑指,當時弟弟非常活潑淘氣,「他喜歡周圍走,要照顧好,唯有看緊一點啊」。
小姊弟跨境上學路並不孤單,鳳盈指,難忘曾在途中遇到的好心人,當時因忘記帶錢乘車,「結果帶著弟弟在巴士站呆等,幸好有好心人幫我們付錢,才能成功乘車返家」。近年鳳盈一家已搬回香港居住,但她笑言自己對昔日跨境生涯仍感依依不捨。「始終搬到香港的屋h住,面積足足比內地小一半,如有得選擇我也會選跨境。」
嘉麗——憶起保姆車惡姨姨
提到跨境日子中最深刻的回憶,鳳溪廖萬石堂中學中四生盧嘉麗即時「投訴」稱:「保姆車姨姨好惡!」她又隨即模仿當時的情形,大聲呼喝:「喂!排好隊啦!」她表示,年少時有感姨姨太惡,小二至小三起即自行「脫隊」,只乘搭保姆車,但過關時未有再跟隨「鴨仔團」排隊。不過回望過去,她亦開始諒解當時情況,「那時大家都很年少,始終唔識性會周圍走;當然,如果姨姨不是那麼惡會更好啦」。 ■香港文匯報記者 勞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