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右)正在接受本報社長助理、北京分社社長秦占國(左)的訪問。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茜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秦占國、劉凝哲、李茜婷 北京報道)內地醫療體制改革一直是個難題。北京市成為內地公立醫院改革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試點在三級甲等(內地最高級別)公立醫院取消「以藥補醫」,力求令醫院「須靠賣藥為生」徹底成為歷史。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試點醫院患者個人負擔費用均降約20%左右,由於效果遠超預期,該項改革有望在1-2年內在全北京公立醫院推廣。
公立醫院改革,一直是內地醫改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改革成敗與億萬民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其中,「以藥補醫」是各界公認最應取消的公立醫院政策,即醫院在國家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收取15%藥品加成,保證運營。這項政策雖曾起過積極作用,但近年來已成為「看病貴」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醫藥分開」最惠民
丁向陽表示,北京在7月1日正式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涉及5家市屬三甲公立醫院,探索「管辦分開」、「醫藥分開」,建立財政價格補償調控機制、醫療保險調節機制、醫院法人治理運行機制。目的是讓民眾得實惠,醫護人員醫護,醫院發展有活力。
北京友誼醫院進行的是綜合改革,試點「醫藥分開」的三甲公立醫院。丁向陽表示,友誼醫院同時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建立醫事服務費制度,從利益上根除「以藥補醫」。
「醫事費分為知名專家100元、主任醫師80元、副主任醫生60元、普通門診42元。」丁向陽表示,北京市醫保統一為醫事費報銷40元,這意味著普通門診僅需患者自付2元,甚至低於此前的掛號費。為體現醫師價值,醫事費中的6成由醫師個人所得,4成由院方統一分配。
「三降三升」得人心
「患者感覺花錢少了,醫生的積極性也高了。」丁向陽表示,統計數據顯示出,破除「以藥補醫」後,友誼醫院出現三降三升。三降是,藥佔比下降:門診患者次均藥品費用從301元降至253元,下降16%,藥品佔醫療費用的比重從64.8%降至58.6%;門診次均費用下降:醫保患者每人次醫療費用從436元降至352元,減少84元,下降19.3%;患者個人負擔下降:北京市醫保患者門診次均自付費用從130元降至102元,下降21%。
三升是,患者滿意度提升:調查顯示,掛專家號不再難,88%的患者認為醫療專家服務改善,90%的患者對專家服務質量滿意,認為十分滿意的佔38%;醫護人員積極性提升:普遍感到勞務價值得到體現,社會形象改善,從業和生活將更有尊嚴;醫護人員收入上升:醫事費60%直接分配給醫師團隊。
丁向陽指出,如果友誼醫院改革順利,下個月將把試點擴大至北京朝陽醫院,並在1-2年內擴展至全北京的公立醫院。丁向陽表示,北京此次在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和創新,希望能對全國醫改產生積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