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了延伸花椒產業鏈,05年貞豐縣成立頂壇椒業公司。圖為貞豐縣副縣長陳湘飆向記者推介頂壇花椒製品。香港文匯報記者路艷寧 攝
貴州地處長江、珠江兩大流域上游,全省岩溶區域面積分佈廣,喀斯特生態系統脆弱,地表乾旱缺水,水土流失比較嚴重,至今尚有500餘萬人缺乏飲用水,800餘萬畝土地缺水灌溉,遏制著喀斯特岩溶石山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如何把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協調推進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貴州省各地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積極探索多種石漠化治理模式。如在石漠化山區種植金銀花的「坪上模式」、種植花椒的「頂壇模式」,在喀斯特岩溶山區科技扶貧種草養羊的「晴隆模式」和高溫河谷地帶種植早熟蔬菜的「者樓模式」等。
國家投巨資 初遏石漠化
通過不斷治理,貴州省的石漠化面積、水土流失面積有所減少,植被生態、石漠化水土流失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很多原本荒禿的山丘重新披上了綠裝。
國家有關部委編制的《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正式頒布實施,該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貴州省將按照「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者緊密結合,三位一體」的思路,投資253億元在78個石漠化治理縣(市)重點實施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草地建設和草食禽畜牧業發展、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及異地扶貧搬遷和勞務輸出等5大工程,實現石漠化綜合治理1.6萬平方公里,石漠化擴展態勢初步得到遏制。
貴州省林業廳在《貴州省貫徹國發二號文件省級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將繼續大力實施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和生態扶貧工程。2011年至2015年,營造林1,280萬畝,森林撫育2,900萬畝,建設人工草地633萬畝,治理退化草地335萬畝,初步建成「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