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房廈
「中國的擁擠已蔓延到天空」,有國外媒體這樣評論內地的航班晚點現象。伴隨這一現象而來的,有在機場吵鬧,甚至衝上飛機跑道阻攔飛機的民眾;有因晚點遲到耽誤話劇演出,當場向觀眾下跪的藝人;有對航班延誤後拒絕登機的旅客設立「黑名單」制度,拒絕他們乘坐航班的航空公司……當越來越多類似的新聞見諸報端,普通乘客與航空公司之間的矛盾愈發難以調和。
中國航班不準點,關鍵在於中國民航業正在經歷迅速擴張的「陣痛」,運力已達極限。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據他考察,日本甚至是一個汀(建制相當於中國的一個鄉)都有機場,而中國有些人口一千多萬的地級市卻沒有機場,中國民航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滯後,機場建設和航空公司管理未跟上客流量的增長。
航班延誤是全球「頑疾」
實際上,航班延誤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目前國外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也只在80%左右。但在歐洲等地,較少出現因航班晚點引發乘客「眾怒」甚至在機場吵鬧的現象。有瑞士航空公司介紹經驗時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各家航企注重與乘客溝通,在應對賠償要求時,只要公司能承受,一般都會「很痛快」。
可以預見到,在短期之內,由於機場基礎設施建設無法立即完成,以及越來越多的機場加入「改建」大軍,飛機可用跑道數量減少,內地航班晚點的現象不會立即消除。為避免摩擦,相關航空公司應轉變服務理念,更加注重與旅客溝通,及時通報信息,方可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