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紅十字會監督體系建設的情況。 新華社
「7.21」北京暴雨牽動人心,大雨中到處充滿著市民自發迸發出的正能量,但暴雨過後由政府牽頭的捐贈活動則讓人始料不及,遭遇不少網民公開說「不」,此舉也從側面反映出民眾對慈善機構的不信任。
有人說,去年引起軒然大波的「郭美美事件」,嚴重透支了以紅會為代表的內地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儘管後來各慈善組織紛紛表示捐贈並未因「郭美美事件」而停止,但事件導致捐款驟減則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在「三公消費」居高不下、「三公支出」仍然遮遮掩掩的情況下,由政府組織牽頭的捐款倡議,在某種程度上遭到質疑也就可以理解了。
誰都知道,公信力是慈善組織的生命力。慈善組織作為捐贈者和受助者的橋樑,若是沒有了公信力,令民眾產生信任危機,最終危及的是需要幫助的人。
那麼,如何恢復慈善公信力,重建民眾對慈善事業的信心?在專家看來,這需要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以及一整套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撐,進而對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有效監督、規範管理。
日前,國務院出台《關於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強調通過改革和完善內部治理機構打造公開透明的紅十字會,並將其作為未來內地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的示範,無疑向民眾傳遞了強有力信號:中國慈善組織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應對當前內地慈善事業所面臨的挑戰,才能重塑慈善機構在民眾心中的形象。 ■香港文匯報記者 軼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