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中山病逝於1925年,其遺體更曾「六殮四棺」。網上圖片
孫中山「奉安大典」是南京政府成立後主持的一件大事,曾留下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不過,再細緻地記述,也難免遺有漏缺。比如,自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暫厝碧雲寺直到1929年奉安大典,在這四年多時間裡,有許多關於遺體的傳說,其中真假參半,給後人留下不少難解的謎團。據資料所載,孫中山的遺體曾經數次改殮易棺─所謂「殮」,是指逝者的遺體穿衣入棺,實際上,若將每次易棺算作一殮,孫中山的遺體應為「六殮四棺」。
國父遺願 葬水晶棺供民瞻仰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的當天,遺體便被送往協和醫院,塗抹防腐藥物,然後手術取出心臟、腸胃等內臟,並用藥水洗滌,分別儲入玻璃瓶內。清洗腹腔後,排除毛細血管內的空氣,由左腿注入濃度40%的福爾馬林防腐液,然後縫合創口。3月15日手術完畢,上午10時「舉行小殮」,按照民國禮制,身著大禮服、頭戴禮帽、足穿皮靴。
孫中山生前曾經說過,自己逝世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眾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繫定製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水晶棺」的製作運輸尚需時日,「小殮」後只好暫時使用協和醫院舊存的一具美式棺木。這具棺木是橢圓形的,頭部微方,用美國上等沉香木製作,上面有玻璃隔層,可以瞻仰孫中山遺容。這是「第一殮」、「第一棺」。
遺體變黑 改遷佛寺葬木棺
蘇聯以最快的速度用火車將「水晶棺」運往中國。這具棺槨主材為堅木,分為內外兩層:外套及上蓋均為優質鋼材並經鍍鎳處理,內棺的上蓋是可以透視內部的玻璃(並非真正的水晶)。
但是,「水晶棺」最終未能使用。原因之一是,專家認為它僅適用於氣候寒冷乾燥的北方,若在炎熱潮濕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只能保存20年;另外,此時已經發現,由於初期的防腐處理不夠理想,孫中山遺體的皮膚已開始變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樣長期保存原先的狀態了,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只能改為土葬。「水晶棺」儘管未用,仍應算作「第二棺」。
孫中山靈櫬仍按原定時間於4月2日移往碧雲寺,放入金剛寶座塔的石龕內。同時,又由協和醫院另外製作中式新棺。4月5日清明節,有關人員打開美式沉香木棺,將孫中山的遺體用中式新棺重新裝殮。這具棺槨為楠木材質,內壁用耐腐蝕的鋁材製作,棺內滿盛福爾馬林藥水,浸沒遺體,以達到防腐的目的。棺槨上部裝有玻璃蓋罩,以便觀察內部情況,其上再覆蓋楠木棺蓋。裝殮完畢後,重新放回石龕內。
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二殮;中式楠木棺為「第三棺」。 (三之一)
■來源:《報告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