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子豪)過去一年中央擴闊跨境人民幣使用,當中以開放境外直接投資(FDI),讓海外企業經香港取得人民幣資金後回內地投資;另啟動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亦允許境外資金投放於內地的股票及債券市場,直接令港銀業務空間錄得幾何級擴大,當中以企業相關業務的進展尤顯,有銀行的人民幣業務佔比已達兩成,成利潤支柱。
洪丕正:大中華區成火車頭
剛公布中期業績的渣打香港,大中華區業務已佔其整體盈利的30%,其中企業銀行業務,上半年人民幣相關業務更增長達60%;在FDI放寬而引發企業借取人民幣的意慾下,人民幣貸款增長1倍。該行行政總裁洪丕正坦言,大中華業務已成為銀行增長的火車頭。創興銀行(1111)常務董事兼副行政總裁劉惠民亦指,本港傳統銀行業已飽和,人民幣業務將成下半年以至未來的增長動力,若內地繼續放寬人民幣業務規範,收入及利潤勢將提升。
而星展香港上半年的人民幣業務收入,已佔其總收入的21%,成銀行利潤另一支柱。而人民幣貸款亦在貿易業務帶動下,較去年底增達22%,貸款規模累積至220億元人民幣。星展香港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總監張建生表示,自金管局漸漸放寬人民幣業務監管要求,一些原在新加坡的人民幣業務已轉移到香港進行,主要是貿易融資等短期貸款,相信人民幣業務的貢獻會越來越大。該行行政總裁龐華毅亦指,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會較新加坡及其他離岸中心優勝。
高息搶非港居民人幣戶口
除企業銀行業務以外,個人業務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儘管利錢仍少,但為搶佔市佔率以及足夠人民幣資金應付潛在業務,港銀自去年起已大舉調高人民幣存款息率,令「食息一族」受惠不少。金管局更宣布,在8月起容許非本港居民在本港開設人民幣帳戶,且不設兌換上限,再次引得銀行界磨刀霍霍,其中恒生更以一星期定存息率高達6.38厘搶客。
花旗香港亦準備於9月起,接受非本港居民開設人民幣戶口。該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行政總裁及總經理盧韋柏預期,非本港居民開戶業務啟動後,可令人民幣業務的盈利貢獻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