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朗
德國央行前行長韋伯去年突然請辭、退出角逐歐洲央行行長時,許多人以為這是德國政府的敗仗:竟讓意大利的德拉吉叼走肥肉。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明言支持德拉吉「不惜一切救歐」的承諾,證明後者奉行的實用主義,完全符合默克爾希望以最少代價維持歐元區完整的想法。
距離德國大選尚有一年時間,默克爾要兩度連任,須在平衡民意及維繫歐元完整之間小心平衡。民調最近顯示,39%德國人認為歐洲央行不應插手歐債,僅12%同意央行救助財困南歐。默克爾固然清楚倘若歐元崩潰,必唇亡齒寒,但要逆民意而行,在大選年更是萬萬不可。
因此,由歐洲央行而非德國扛下買債重擔、擋住歐債火頭,默克爾就能兩面討好。事實上,一旦默克爾成功當選,最有可能與之組成執政聯盟的,將是支持泛歐債券的社會民主黨。屆時,擺脫民意束縛的默克爾將有更大自由解決歐債。
不過,包括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前歐洲央行成員伊辛及施塔克在內的鷹派,早已對德拉吉企圖重啟買債、插手歐債的「過火」暗示感不滿。伊辛狠批默克爾欲藉財政整合解決歐債的想法注定失敗,要收拾殘局,歐洲央行將被迫「踩過界」,最終被南歐困境牽著鼻子走。
默克爾強調區內財政整合、鼓吹過渡成政治聯盟的宏圖,在其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內亦不乏微言。為免影響選情,默克爾極力避免以短期措施阻遏歐債蔓延,但冒險以「得過且過」的辦法換取連任,隨時可能玩火自焚、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