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慧琼爭取地區曝光率,令支持者更掌握配票策略,讓每張票可發揮最大效用。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超選無先例各出奇招 籲投民建聯理性惠民
新一屆立法會將新增5個超級區議會議席,擁有逾300萬選民基礎的議席首次出現,可讓當選者獲得史無前例的認受性。不過議席橫跨5大直選區範圍,同時成為候選人的夢魘。香港文匯報記者追訪多位超級區議會候選人,當中有全港「走透透」為策略的候選人,亦有主攻新界及專門開拓港九票源的候選人,以追蹤他們的選舉行程,探尋不同候選人的策略,如何在從提名期到投票日之間50多日內,全力爭取最大支持。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民建聯今屆超級區議會議席中採取分隊策略,兩位上屆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及劉江華分隊出戰,以港九區及新界區為界,各有專攻地區,盡可能有序發揮民建聯地區網絡及支持者力量。主攻港島及九龍區的李慧琼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坦言,她目前形勢危急,將與反對派陣營爭奪關鍵的「第五席」,必須全力凝聚所有港九支持票源。因此她近期「港九密密走」,提出口號「兩票決定未來」,呼籲選民把地區及超選兩票均投給民建聯,讓主力建設,主打理性的政黨爭取最多議席,在議會內推動有建設性的政策和措施,切實改善民生。
每周洗區 更須出席論壇
面對超大範圍的選區,主攻港島及九龍區的李慧琼,在是次新增「超選」集中採取「地面戰」策略,每星期輪流在港九9個區議會區「洗區」,藉以增加曝光率,以及爭取選民認同。目前李慧琼每周行程表排得非常滿,「我把星期一至五上下午分為10格,只留1格作後備;其餘9格對應港九9個區議會地區,保持每星期可去這些區一次,與當區街坊接觸和交流」。另她要預留時間準備和出席不同媒體舉辦的選舉論壇,行程非常緊湊。
策略已調整 分工更細化
李慧琼南區助選團成員坦言,今年「超選」選區非常大,令到他們須對選舉工程策略作出調整,進行更細化分工。候選人主力為「地面」層次作宣傳,包括在街站、洗酒樓、洗街市等,盡可能爭取更多地區曝光率,增加選民熟悉度,令當區支持者更掌握他們的配票策略,讓每張票可發揮最大效用。而上樓家訪、地區「深耕」、電話拉票等,則集中由該黨地區網絡和其他支持團體負責。「選區實在太大,候選人根本不可能如區議會選舉般,去做家訪一類的『深耕』,只能靠我們協同完成。」
選舉已進入最後衝刺期,加上今屆新投票方式為「一人兩票」,影響大批選民對立法會選舉投票的概念,李慧琼亦面對同樣問題,擔心許多選民未能清楚分辨何謂「一人兩票」,或會把兩票「剔」蓋在同一張選票上,令選票變成廢票。她希望政府在投票日前進一步加強對「一人兩票」的支持,而民建聯也為此盡一分力:「我們為此製作了『1+1』,共兩張像真度達90%的模擬選票,擺在地區各街站,讓市民可即場模擬投票,理解『一人兩票』的概念,基本上市民試一次便知道應該如何投票。」
推大型廣告 旺區作衝刺
「一人兩票」選舉方式推行,加上反對派虎視眈眈,李慧琼形容目前形勢「非常拉鋸」,「我一定未夠票,選情不樂觀」,尤其是反對派過去4年在議會內「拉布」,拖延正常工作,令政局混亂。倘若反對派在新一屆立法會取得優勢,香港前景堪虞,故提出口號「兩票決定未來」,一票是地區,一票是超選,希望理性、務實的選民凝聚起來,兩票齊齊投給民建聯。她開始調整選舉策略,把「主戰場」集中到香港及九龍人流較多的旺區作最後衝刺,並會推出一波大型廣告宣傳,包括有地鐵廣告等多方面,爭取不同選民支持,取得最多議席,令議會重回正軌,推動有建設性的政策和措施。
立法會超級區議會議席名單包括涂謹申、何俊仁、白韻琹、劉江華、馮檢基、李慧琼、陳婉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