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和合石橋頭路靈灰安置所模擬俯瞰圖。
新聞撮要
本港骨灰龕位長期短缺,現時有逾2.3萬宗輪候食環署轄下靈灰安置所的個案,港府為解決問題,斥資6.2億元在和合石橋頭路興建靈灰安置所,提供逾4.3萬個龕位,並建有紀念花園供市民撒放先人骨灰。 ■節自《逾萬政府新龕位下周配售》,香港《文匯報》,2012-08-29
持份者觀點
1.食環署高級總監(行動)李家驥:新靈灰安置所採用環保式設計,包括只在地下樓層設置符合環保標準的化寶爐、在戶外地方安裝利用太陽能發光的二極管燈減少用電……因港人對綠色殮葬方式的接受程度漸高,食環署亦在靈灰龕大樓的東西兩邊,分別建有中式及西式的紀念花園供市民撒放先人骨灰。
2.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現時骨灰龕位供應嚴重不足,親屬不得已將申請人的骨灰暫存於長生店……當局正計劃設立靈灰安置所發牌制度,市民不應購買未經牌照審核、涉嫌違規的安置所靈位。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3個香港骨灰龕的相關問題。
2. 承上題,討論上文提及的港府措施能否解決這3個問題,並舉例加以分析。
3. 比較綠色殮葬方式與傳統殮葬方式的優劣。解釋你的觀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