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河南強力推進產業聚集區建設。圖為沁陽產業聚集區一景。
——糧食產量持續增長 工業總量內地第二
河南,這個在中國版圖中處於中心位置的區域,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始終是中國的戰略要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經濟發展讓一億人口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十年磨鑄,河南省探索出了一條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十年探索,河南省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五位,糧食產量連續八年增產連續六年超千億斤,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年一劍,河南省在中部省份中的發展始終處於前列,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省向全國重要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轉變。 ■香港文匯報記者 程相逢、戚紅麗、劉蕊
10年,對河南而言,最大的收穫與變化無疑是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方面得益於全國經濟發展形勢,隨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中部地區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引擎的新的重要增長極。另一方面則得益於河南自身的發展變化,十年間,河南不僅穩穩地保持糧食產量持續增長,確保了糧食安全,經濟社會發展更是不甘落後,城鎮化建設初顯成效,工業化發展亦是加速推進,河南1億人口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
以民為本 建產業集聚區
從2010年開始,記者走訪了河南省多個地市的產業集聚區。在鄭州航空港區,每天超過20萬部iPhone系列從鄭州運往世界各地;在周口,可以看到各大品牌運動鞋:耐克、阿迪、銳步;在商丘,包括澳柯瑪等在內的多家知名製冷企業在此雲集……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工人們緊張忙碌的身影。
一位正在為牛仔褲剪線頭的婦女告訴記者:「每天剪剪線頭,工作也不是很累,關鍵是就守著家門口,不用出去打工了,每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
河南省省長郭庚茂表示,產業集聚發展歸根結底是為民。目前河南省有180個這樣的產業集聚區,吸納262萬人就業,其中農業戶口176萬人,大部分來自省內,實現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去年河南集聚區完成投資突破1000億元。「三化協調發展,需要通過產業集聚建設,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楊盛道介紹。
協調發展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
依托產業集聚區,河南連續兩年制定實施了14個重點產業年度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市場空間大、增長速度快的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等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同時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推動產品向系列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告訴記者,洛陽將抓住國家支持「洛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建設洛陽新材料產業基地和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等政策機遇,加快建設以「洛陽動力谷」為核心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光電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能源電力基地、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按照成長性、創新性、帶動性強的要求,積極培育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強大的現代工業體系。加快企業戰略重組,促進老工業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和經營機制轉換,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學、研、軍聯合,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由「洛陽製造」向「洛陽創造」跨越。
2011年,河南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接近70%,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成倍增長,汽車整車產量實現翻番;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精深加工和終端產品比重穩定提高,食品工業總量連續6年穩居全國第二位。
鄭州商品交易所功能和效應日益擴大,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鄭州價格」一直是全國糧油現貨價格風向標。鄭東新區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首批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