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郭景珊1993年攝於家中,時任瀋陽市文史館館員。 翻拍自郭春光家藏
——訪原東北軍將領郭景珊之子郭春光
午後的瀋陽張氏帥府(大帥府)門前,駐足流連的遊客依然不減。相形之下,路對面的老式住宅小區一隅則略顯寧靜。在郭春光家中,書房是最「擁擠」的房間,一張單人床、數摞史書,這就是他退休後的生活。
毀家抗日 不願當亡國奴
「唯一的哥哥和奶奶都在『九一八事變』第二年(1932年)被日本人殺了。」說起這兩位素未謀面的親人,73歲的郭春光眼中閃過一絲遺憾。「我母親是在很久之後知道大兒子沒了的,但她從來沒埋怨過我父親。因為父親當時在外征戰,被漢奸出賣,哥哥和奶奶就被日本兵抓走、殺害了。」喪子、喪母之痛,痛徹心肺,但更堅定了郭景珊殺敵抗日的決心。
對於父輩親歷的戰爭,郭春光實在有太多的故事。「當年,父親帶著攢了一輩子的3,000大洋,變賣了所有家產,包括房子甚至母親珍貴的首飾,全身投入到抗戰中。當時在他的隊伍裡,很多都是我家的親戚,有三個親人戰死了。」對於父親毀家抗日的義舉,郭春光由衷欽佩,「我父親堅持抗日的信念就是不能讓日本人欺負,不能當亡國奴!」儘管在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高壓下,瀋陽的東北軍軍人仍舊砸開了緊鎖的武器倉庫的大門,頑強迎敵。
琉球屬華 中國已非弱國
然而,橫屍遍野的街頭、敢怒不敢言的壓抑,中華民族在蒙羞,在哭泣。「九一八之後的3、4天之內,瀋陽城死了大約3,000人,第七旅的死傷就有800多人。日本人看見有軍裝的人家,當場就給打死。」「父親臨終前最痛恨的就是日本,最關心還是當年跟他征戰四方的將士的後代過得好不好。」在那一代人的心中,家國始終是最大的牽掛。
「我每天都關注新聞節目,特別是歷史的事,得多知道點。最近關注釣魚島的事,我就覺得香港保釣人士真是值得佩服!」現任抗日義勇軍研究中心主任、九一八戰爭研究會理事的郭春光更追溯歷史,「釣魚島當年是擱置爭議了,要說到歷史上琉球都是中國的,更何況釣魚島?40年的外交不能當兒戲。中國現在的國力強大,已不是『九一八事變』當年的軟弱國家。」「我曾與日本民間團體有過接觸,他們是承認那段歷史的,而且日本民間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正視歷史的。」
人物簡介:
郭景珊(1901-1998),遼寧省台安縣人。同澤新民儲才會館警察班畢業。1928年東北軍縮編,先後任瀋陽縣公安大隊長、桓仁縣公安大隊長。「九一八」事變後,積極與唐聚五籌劃抗日。1932組織成立遼寧民眾自衛軍,先後任遼寧救國會常委、第七路軍司令、第六方面軍司令兼憲兵司令。1932年秋,自衛軍失敗後,其部曾被改編為義勇軍第三軍團,任第三軍團副總指揮。《塘沽協定》後,任東北軍第四十軍補充團長,不久辭職。1979年,任瀋陽市沈河區任政協委員、瀋陽文史館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