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汽完全自主知識產權3兆瓦雙饋風機在德陽下線。資料圖片
梳理四川經濟發展脈絡,不難發現其中轉折性、躍升性的可貴變化—堅持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實現了當前與未來兼顧的蓄勢發展。四川震後4年完成投資4.8萬億元,推動重大生產能力的形成和佈局取得突破。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形成主體骨架,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通車在建里程雙雙突破6,000公里,居全國前列。
化危為機 主動作為
堅持把改善民生貫穿始終,實現了富民與強省同步的和諧發展。四川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與全國的差距正逐步縮小,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萬元,相當於全國水平的84.7%,5年縮小5.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6,128.6元,相當於全國水平的90.9%,5年縮小7.2個百分點。
堅持在優化佈局中培育多點支撐,實現了「一極」與「多點」並進的協調發展。四川推動一批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快發展,促進「五大經濟區」協調發展。成都經濟區「一極」率先發展勢頭繼續強化,綿陽、德陽、宜賓等6個市州去年GDP首次突破1,000億元,全省經濟增長逐步呈現多點支撐的新格局。
堅持主要在擴增量中調結構,實現了總量與質量共增的優化發展。四川大力引進和培育高端現代產業,從整體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局部的跨越和趕超。全省工業規模已居全國第八位,連續幾年工業增速列全國前茅。「7+3」優勢產業「十一五」以來連跨4個千億元台階。發展的追求,責任的詮釋;發展的征程,是使命的擔當。
這些年來,四川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總體取向,化危為機、主動作為,在困境中劃出了一條「止滑提速—鞏固回升—高位求進」堅強曲線,實現了規模與速度雙高的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