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欖郊野公園位於新界西部,成立於一九七九年,佔地五千三百七十公頃,是全港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大欖郊野公園內大大小小的水塘連同聚水塘一共七個,而其中面積最大、環境最為優美的就要數大欖涌水塘了。
戰後首個水塘和宏偉水壩
大欖涌水塘工程於一九五一年展開,是戰後興建的第一個水塘。其中最大規模工程──水塘主壩,為當時全港最宏偉的混凝土壩,高達一百五十呎。為使供水可連接全港供水網絡,大欖涌水塘的輸水管遍佈九龍半島。
早於1930年代末期開始,香港政府已為於新界西部興建水塘作出研究,惟因戰事被迫中斷。1947年,研究繼續展開,並選了大欖涌作為新水塘的位置。但由於戰後百廢待興,未有足夠資金即時展開工程,故要延至1952年才開始建造,並於1957年落成。水塘儲水量為45億加侖(約2000萬立方米),並由一條橫跨大欖涌谷的一百五十呎高主壩,以及3條副壩組成。
小島星羅棋布恰似「千島湖」
前往大欖涌水塘需要經行麥理浩徑第十段,也是整條麥徑最長的一段。由田夫仔開始,通過狹窄的山谷,經過吉慶橋,往大欖涌水塘北岸迂迴而走,可清晰看見水塘中的一個個小島,星羅棋布於當中,此景被遠足界命名為「千島湖」。其後沿水塘北岸連綿的林徑接入引水道旁的車路,至屯門為終點。
大欖郊野公園毗鄰屯門及深井,是新界西居民的熱門郊遊地點。在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大棠山,及麥理浩徑第十段屯門區,均設有燒烤場地,其中又以大棠山及石崗燒烤場地最廣,故成為區內學校的旅行熱點。而在田夫仔、河背及荃錦坳,亦設有露營場地供市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