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 國慶節當日,臭氧污染再次駕臨羊城上空,十個監測點的首要污染物皆為「臭氧」。廣州市環保局空氣質量實時監控系統顯示,番禺市橋與花都師範兩個監測點,空氣質量級別均呈「輕微污染」狀態。同時,臭氧污染八小時滑動平均值分別為:市橋監測點168微克/立方米,花都師範監測點172微克/立方米。而黃埔、蘿崗、白雲、海珠等四個監測點,空氣質量級別雖呈「良」狀態,但此四點的AQI指數均逼近「輕度污染」臨界值。
氣候汽車排放均是成因
歷史數據顯示,9-11月是珠三角臭氧問題最嚴重的時段。秋季天氣系統較平穩,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加上雨水較少、天氣乾燥、日照增加,容易造成臭氧上升。如果氣象條件不改善,臭氧還容易與硝酸鹽、硫酸鹽反應生成細粒子,作為灰霾元兇的PM2.5會明顯增加。
而進入9月以來,珠三角62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中,包括廣州在內的多數站點均出現過因「臭氧超標」導致的AQI(空氣質量指數)超標的污染情況。
此外,在車水馬龍的街上行走,空氣有時略呈淺棕色狀,且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氣味,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使人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呼吸憋悶、頭昏、頭痛。臭氧就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轉化而成的,比如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陽光輻射及適合的氣象條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