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韓守信認為,青島將搭建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記者于永傑 攝
最新公佈《201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4.5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9.7%。然而,相對於陸地,中國海洋經濟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體制、人才、資金、創新和產業轉化等諸多制約的因素,建設藍色硅谷亦是如此。
全國海洋經濟佈局初定
事實上,海洋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增長點,自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來,浙江、廣東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相繼獲批。加上新成立的舟山群島新區,在整個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沿海經濟帶、河北曹妃甸工業區、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渤海新區、江蘇沿海經濟帶、福建海西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帶狀和點狀空間佈局基本成形。
不過,內地對海洋科技的資金投入和重視仍顯不足。以「蛟龍號」為例,當年深潛器申報863計劃,科研經費是1.8億元,這是迄今國家為開發深潛器直接撥付的唯一款項。而這10年間,中國航天工業從「神舟一號」發展到「神舟九號」,一次發射費用就達10億元。相比於太空戰略的萬眾矚目,深海仍然寂寞。
突破瓶頸看成果產業化
另外,內地科技創新體制仍然存在著較大突破空間。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保華表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是提升科技水平的關鍵,而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一套從實驗室向企業和社會轉化的成熟體系,藍色硅谷需要強力突破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瓶頸。在青島這座海洋科技重鎮工作多年的劉保華感慨良多:「無論建設什麼,人才都是最關鍵的。現在深海基地選址青島,青島也提出要建設藍色硅谷。但坦然地說同深圳、陝西等地比,青島在留住科技人才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對此,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韓守信坦言,此前青島市對海洋科技成果重視不夠,目前青島當地已經開始正視這一問題,在藍色硅谷的建設當中,將建設千萬平米的科技孵化器,搭建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