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莊嚴承諾:和平發展 強大首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正在走著「和平發展」道路,並且承諾永不稱霸。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

 冷戰結束後,西方提出「中國威脅論」等話語,令中國處於極不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中。為應對「中國威脅論」,中國於2003年開始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後來改為「和平發展」,承諾中國將走一條不同於西方大國武力崛起的道路。中國所闡述的「和平發展道路」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內容:第一、和平發展的內涵為何;第二、中國為甚麼會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第三、中國如何實現和平發展。  ■葉淑蘭 華東師範大學講師

作者簡介  葉淑蘭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與外交。出版英文學術專著《崛起中國的東亞地區政策:建構主義視角》和中文著作《北歐:這裡沒有窮人》。

概念鏈接:何謂和平發展?

 2003年,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提出中國將走「和平崛起」(Peaceful Rise)道路,這將不同於西方的武力崛起之路。但「崛起」的字眼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西方的恐懼,他們通常把「崛起」與「霸權」、「武力」相聯繫。為免誤會,中國政府很快地將「和平崛起」改為「和平發展」。

 2004年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指出:「中國將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同亞洲各國共創亞洲振興的新局面,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溫總承諾永不稱霸

 2005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出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指出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堅持對外開放,永不稱霸。

 「和平崛起」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個公開承諾。北京大學教授王緝思指出,「和平崛起」是「一個政治命題」,表達中國要在和平環境中發展自己、迅速強大起來的強烈願望。

 2004年,學者王義桅對「和平崛起」進行三重解讀:即「和平的崛起」(Rise in Peace),「和平地崛起」(Rise Peacefully)和「為和平而崛起」(Rise for Peace)。他補充說,中國正在而且必然走向和平崛起之路。

 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探討「和平崛起」的3個必須條件:1.中國有能力讓別人接受中國和平崛起;2.中國無需借助戰爭就能實現崛起;3.在崛起過程中無需用戰爭來維持生存。

「發展」取代「崛起」 盼釋西方疑慮

 隨著「和平崛起」的概念被「和平發展」所代替,2006年,復旦大學教授倪世雄撰文將中國和平發展的特徵歸納為3方面:1.在和平環境中發展(in Peace);2.通過和平方式發展(by Peace);為和平目的發展(for Peace)。

 2011年,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楊潔勉進一步闡述「和平發展」的內涵已發生變化,從維護和平到締造和平。

利他益己 制核遏武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承諾令部分國家感到更安心,但仍有人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感到懷疑,擔心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是還不夠強大時的權益之計。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官方和學者加強對中國為甚麼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解釋。

自身文化倡以和為貴

 有學者引證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論證強大的中國並未利用強大實力去侵略其他國家,也沒有發展海外殖民地。2003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也特別提到,中國之所以選擇一條和一些大國不一樣的和平發展之路,就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這種文化的核心又是和為貴,就是和的文化」。

海內外利益定方向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既有利中國經濟發展,也同樣有利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利益。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國內外環境所決定。

1. 發展經濟生活水準等的核心任務決定中國必須走和平發展道路。此外,中國還面臨許多內部挑戰,如貧富差距擴大、貪污腐敗現象、「疆獨」、「台獨」勢力的發展等,中國要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便需要走和平發展道路。

2. 在經濟全球化和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不斷增加。經濟的相互依賴令國家間更努力尋求在國際機制層面的合作,這也增加中國和平發展的可能性。

3. 核時代有利中國和平發展,最符合中國當前的國家利益。核武器的使用可能對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核武器可對人類起到強大的心理威懾作用。中國周邊不少國家是核大國,「和平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核平衡,令任何大國都謹慎使用武力。

更努力豐翼 更積極援外

 那麼中國需要如何實現和平發展?中國官方和學者認為,需從自力更生、更多參與國際機制和提升文化軟實力這3方面去努力實現。

增國防力量 推政治改革

 中國強調和平發展的焦點放在內在力量增長和自我創新的基礎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明確指出:「中國的崛起應把基點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廣闊的國內市場、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雄厚的資金積累,以及改革帶來的機制創新。」

 自力更生和自我創新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和平發展需加強國防及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加強國防力量,特別是海軍的建設,可為中國和平崛起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加強政治體制改革也有助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獲得其他國家的理解和支援,從而為和平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融入國際合作 共享利益

 西方社會對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一直存在兩種意見:遏制與接觸。接觸派認為,遏制中國只會讓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只有保持與中國接觸,促進中國融入國際體系,與中國共同分享利益,才能推動中國的和平發展。

 改革開放超過30年,中國已成為國際體系內的負責任大國。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機制,在聯合國中發揮更多作用,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還積極推動東亞地區的合作進程,參與東盟地區論壇、東亞峰會等,並主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這令中國可通過影響國際機制來分享利益,從而推動中國更大程度地和平發展。

提升軟實力 揚優秀傳統

 中國的快速發展首先表現在硬實力的提升。目前,中國的硬實力發展快過軟實力的發展。不過,若沒有軟實力的相應發展,快速發展的硬實力容易讓人產生恐懼。

 因此,中國要實現和平發展的目標,需要大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而這需要中國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儒家文化、中醫、武術及曲藝等,並且保持開放心態,吸收與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協調國際關係 促使西方反思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既是中國的對內發展戰略,也是對外發展戰略。它涉及中國將如何發展,並且如何在崛起過程中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問題。「和平發展」的提出近10年,已取得廣泛影響力。這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克難指標 凝聚共識

 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歷「中美撞機事件」、「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汶川地震」、「中日釣魚島主權爭議」、「中菲黃岩島領土爭端」等國內外挑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積極處理危機事件、安然渡過難關的方向性目標,也是凝聚國內各方共識的核心價值。

抵銷「威脅論」影響

 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面對世界的一個莊嚴承諾,表明中國未來和平發展的巨大決心,並對中國的內外行為起到一定的規範作用。「和平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促使西方社會重新思考中國的角色。部分國家儘管仍視中國為「挑戰」、「重大問題」,但已較少使用「威脅」的字眼,並且更多地使用「中國機遇」、「中國責任」等較中性話語。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中國提出「和平發展」的原因。

2. 根據上文,說明「和平發展」的內涵和特色。

3. 參考上文,舉例分析中國如何實現「和平發展」。

4. 試比較「和平發展」和「和平崛起」的分別。

5. 試以美國和日本為例,推測外國如何看待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溫家寶哈佛演講 提出廣泛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2003-12-11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239366.html

2.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中國網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OP-c/448115.htm

3. 倪世雄:《改變世界的大事變:中國和平發展的特徵、含義及影響》,《國際展望》,2006年第19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迷信洋人教英文 家長育兒「7宗罪」 (圖)
家長望子成龍「7宗罪」
余彭年捐1,600萬惠400大學生 (圖)
「誤創」軟件「食糊」 中大生冀賺科研費 (圖)
8大畢業生考IELTS 教院生得分獨跌 (圖)
嶺大超收調委會 增2校董1學生 (圖)
孩子的天梯:自然觀察智能強 上實驗課更投入
莊嚴承諾:和平發展 強大首選 (圖)
概念圖:中國「和平發展」戰略 (圖)
What's Up?:淺析3科學諾獎 (圖)
騎呢遊學團:飲酒如飲茶 (圖)
英語世界:See 看個明白
思思師語:經歷成長 痛苦有價
英語筆欄:了解文化差異 改善人際關係
畫意空間:我自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