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外長楊潔篪9月27日在聯合國總部出席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言時,闡述了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資料圖片
中菲黃岩島之爭餘波未了,中日釣魚島爭端又持續升溫,隨著新一輪「藍色圈地」運動的來襲,中國在周邊外交上正面臨著如何避免海洋權益遭蠶食的嚴峻挑戰。曲星向本報指出,釣魚島問題十分複雜,有一百多年歷史,而中日雙方將爭議擱置起來也已有四十多年。未來不排除雙方會在此問題發生進一步摩擦甚至小規模衝突,其中關鍵取決於日方能否面對現實。「如果日方既堅持不承認存在爭議,也否認有『擱置爭議』的共識,那麼,中國肯定不能答應以中國的國家利益為代價向日本國內的極端勢力屈服。」
曲星判斷,釣魚島爭端的一個比較好的解決前景就是雙方還能再回到「擱置爭議」的前提,不動武,將來兩國再坐下來談判,找到一個雙方都能共同接受的解決方案。他預料,這一問題未來十年得到徹底解決的可能性不太大。
和平談判仍為上策
曲星稱,相比釣魚島問題,南海的情況相對好一些,只要各方堅持不採取進一步打破現狀和共識的行動,未來「共同開發」的可能性大於釣魚島。
但王逸舟就提醒,中國要在南海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他說,中國面對的不是一兩個國家,而是與八個國家都有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他建議中國民眾不要性急,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和更熟悉和掌握國際規則,會有逐漸解決的過程,也許未來解決的思路可能會更多。
解決爭端軟硬兼具
王逸舟稱,中國正從傳統陸地大國向更重視海洋方向推進,這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對各種海洋糾紛的處置,是中國成長為全方位大國的必經階段,亦是邁向「高邊疆」的開始,成敗直接關係中國在其他「高邊疆」領域(如極地、外空等)的命運。
王逸舟認為,中國在解決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端方面,要有一些統籌思路,要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把它看作中國走向「高邊疆」的一個必由之路,都需要作一些重大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