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怡,讀中三,我平時最鍾意打武術,將來想做武術導師,教人武術,因為我希望可以好像我的武術老師一樣厲害!」阿怡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讓我在這位個子細小、體格瘦削的女生身上,看到不一樣的色彩。
阿怡是一名有讀寫障礙及輕度言語障礙的中三女學生。認識阿怡是在一個名為「生活塗ART」職業導向的小組,該小組是希望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更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及興趣,從而協助他們規劃人生的目標及方向。
初期慢熱 總愛答「三唔」
小組初期,阿怡較為慢熱,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我問問題,阿怡的答案只會是「唔好」、「唔知」、「唔得」。這個現象對有言語障礙的學生來說不難理解,因為他們沒有自信,也害怕說話。隨著小組的內容轉為以活動性質為主後,阿怡的情況有顯著改善。
透過活動,同學明白不同的職業涉及不同的類型性格和需要的能力。在其中一個活動中,我要求同學模仿電視新聞報道員報道新聞,阿怡在活動中不但沒有懼怕說話,更努力模仿主播的語調,繪形繪聲地報道新聞,事後獲得同學大力拍掌。
增自信勇敢說出夢想
在最後一節的小組活動中,我要求同學作一分鐘的短講,介紹心目中理想的職業。阿怡勇敢地向同學說出她想成為武術教練的夢想。那時,我在阿怡身上看到的,是充滿自信和希望。
後來,筆者得悉阿怡在中二時已開始習武,其間更獲得武術獎項。在習武的過程中,她得到了成功感和肯定,也重拾自信。也許家長得悉子女有特殊教育需要時,會感到擔憂、氣餒及不知所措,也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比下去,然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也有很多其他的潛能,只要我們發掘到學生的興趣和才能,加以發揮,他們一定能在人生道路上發光發熱。 ■撰文:註冊社工唐莉娜
查詢電話: 2527 3171
歡迎瀏覽:http://www.hkfws.org.hk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