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捍衛社會福利大聯盟」要求社署透過「最佳執行指引」解決業界問題。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羅繼盛) 社會福利署對社福機構的撥款,自2000年起由「實報實銷」改為現行的「整筆撥款」。社署其後回應社福界訴求,承諾檢討整筆撥款制度和制定「整筆撥款最佳執行指引」。業界昨日出席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會議表達意見並向社署請願,要求署方透過「指引」解決現時業界面對的問題,否則應重新實施「實報實銷」制度。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捍衛社會福利大聯盟」召集人張國柱表示,整筆撥款實行12年來,部分社福機構利用彈性取消人手編制,員工薪酬與政府公務員脫u。即使撥款隨公務員加薪而提升,部分社福機構只預留作儲備,令190多個受資助社福機構總儲備達25億元,惟員工多不能受惠。現時專業職系每年流失率達15%至20%,而非專業職系如照顧長者的職系因受最低工資影響,流失率更高達30%。部分中小型機構雖依照政府薪酬標準支薪,未來2年至3年後亦將出現赤字。
張國柱希望社署能透過「指引」中「強制執行」部分制定措施,解決業界現時面對的問題,包括增加機構透明度,改善員工薪酬、升遷和年資認同等情況。他認為,若果「指引」可解決現行問題,整筆撥款仍有可取之處,否則應重行「實報實銷」制度。
社署發言人回應稱,研究顧問已向社署提交「最佳執行指引」的研究報告初稿。經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討論報告內容和建議後,社署和研究顧問將在本年內展開向業界諮詢有關「指引」的建議,聽取和收集意見,以便草擬「指引」。署方暫未有就落實「指引」訂下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