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旅遊文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旅人手記:阿朗壹古道──台灣最新的聖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圖:劉克襄

 相較於香港的交通路線,台灣最大的悲哀,無疑是整個島的海岸都鋪有寬敞的公路。

 只有一塊化外之地,在台灣南方的尾端勉強敞開一角,就是著名的阿朗壹古道。不少環保人士曾悲愴地形容,這裡是台灣唯一能對外呼吸的地方。

 過去兩百多年,台東和墾丁地區的交通,大抵是靠著此一古道聯結。古道上有諸多歷史文化大事。譬如鴨母王朱一貴的部屬曾流亡到此,恆春知縣周有基在此鼓勵栽植現今著名的港口茶,排灣族頭目潘文杰斡旋過震驚清廷的牡丹社事件,西方旅行家泰勒等人也曾沿此海岸踏查。

 如果從自然資源來評估,古道的意義更加重要。罕見的海岸動物椰子蟹和綠蠵龜,在台灣本島的唯一記錄,只剩下這裡。瑰麗的南田卵石,沿著沙丘海岸,大小錯落,綺麗地綿長鋪陳,更是絕無僅有。好幾條天然的小野溪,單獨而完整地流出山谷,同樣告知了這是一個原始的世外桃源。旅人經過這裡,只有一望無涯的山海和天空,沒有文明的一絲波動和干擾。

 試問,台灣有哪個海岸,可以用不斷起落的波浪力量,日以繼夜神奇地把卵石排得整整齊齊,同時用咕嚕的美好退潮聲,像生命的絮語般地呵護著。全世界海岸的聲音或許多半類似,但在這兒縱使閉眼聆聽,你也清清楚楚地知道,只有這兒的海水後退時,才會發出卵石磨圓的歎息聲。

 也或許,你不懂甚麼自然環境。放眼望去,那裡沒有甚麼奇異。但正因為其它海岸都改變了,它反而特別突出。別的地方充斥著開發和建設的痕跡,阿朗壹繼續保持過去的景致。

 這座可以呼吸的海岸,彷彿最後一扇窗口,在偏遠一角的閣樓之上,繼續開啟著。

 前些年,台灣交通單位打算在此打通一條現代車道。從墾丁北上,劃過這處東海岸最偏遠的角落,此後台灣的海岸全部暢通,不再有死角。此地環保團體得知消息,不但群起反對,更提出強烈質疑。雖說是為墾丁一帶跟東海岸的連接,但路開得這麼寬,根本就是暗渡陳倉,主要是為將來的核廢料鋪路。

 他們更擔心,當地多為崩塌地形,日後豪雨季節暴洪沖刷,公路開通後勢必常有中斷、癱瘓之虞。若是加上未來修復的經費,通車的整體效益是否值得,頗讓人疑惑。當然,這條車道若修築,偏遠海岸的阿朗壹古道,即將面臨被破壞的壓力,台灣最後的海岸淨土也可能要告失守。

 這一消息傳出,反對聲音迅速形成浪潮。古道反而成為南台灣新興的熱門景點,連外國遊客到墾丁旅行,都會設法到此健行。不過,此地接駁不甚方便,需要當地嚮導和安排交通工具,比較容易成行。

 如今當地人發現此一商機後,贊成修築公路的聲音也逐漸轉弱。有人樂觀地研判,車道興築的計劃應該會胎死腹中,這兒繼續是台灣通往海洋的唯一出口。

相關新聞
老山主峰 戰地氣息濃郁 (2012-11-08) (圖)
逾百將軍登臨 (2012-11-08) (圖)
憑弔訪客不斷 (2012-11-08) (圖)
雲南老山 (2012-11-08) (圖)
旅人手記:阿朗壹古道──台灣最新的聖地 (2012-11-08) (圖)
挑戰自我 勇闖熊貓基地 (2012-11-01) (圖)
旅遊手記:斐濟漁民樂 (2012-11-01) (圖)
彝漢土掌房 別樣「屋頂遊」 (2012-10-25) (圖)
質樸濃情土風俗 (2012-10-25) (圖)
味覺狂歡土小吃 (2012-10-25) (圖)
Travel Info (2012-10-25) (圖)
採訪記趣:農園採梨樂 (2012-10-25) (圖)
騎馬 射箭 秋日草原踏青 (2012-10-18) (圖)
旅人手記:達爾文單車遊和環島企劃 (2012-10-18) (圖)
「五奇」南宮山 「一絕」冠天下 (2012-10-11) (圖)
旅人手記:台灣最偏遠的部落 (2012-10-11) (圖)
宋代建築標誌 正定古城 (2012-10-04) (圖)
遠眺大悲閣 (2012-10-04) (圖)
隆興寺摩尼殿 (2012-10-04) (圖)
珍寶華塔 (2012-10-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旅遊文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