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哈佛大學是中共官員海外受訓的熱門選擇之一。 網上圖片
十年來,中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與時俱進,主動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快了「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步伐。「一校五院」紛紛加大國際課程分量,聘請外國專家來華開設國際性課程。同時,官員被派送海外接受培訓亦逐漸走向常態化、機制化,所涉國家與地區與日俱增,形成了日漸濃郁的國際間學習交流氛圍。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指出,派學員及教師走出國門深造,有助於他們把握世界形勢變化的脈搏,開拓國際視野與戰略遠見,提高對外交往能力。
美國是內地官員海外受訓的熱門選擇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哈佛培訓計劃」,是哈佛針對某一國政府官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培訓計劃。該計劃的學員挑選標準非常嚴格,比如首批學員產生於全國百餘名省部級、廳級幹部參加的考試,參加考試的人選則是由各地方組織部門推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2002年擔任南京市委書記時,亦曾參加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培訓。
國際化不等於西方化
新加坡也是近年內地官員海外培訓熱點國家之一,中組部至今已派送上千名司級幹部到該國受訓。對於派送大批幹部到新加坡接受培訓,李源潮曾如此解讀:「我們把新加坡作為領導幹部海外培訓首選,是因為新加坡的發展經驗對中國有特殊的借鑒作用。新加坡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矛盾和正在探求的解決辦法,正是我們現在遇到或將要遇到的矛盾,我們現在需要用或探索將要用的辦法。」
而在境外培訓機構承接幹部教育培訓任務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內地幹部培訓院校也著力突出國際性、開放性的辦學特色。不同於外國政要、學者等以往更多通過論壇等形式授課,如今他們的課程已嵌入日常的幹部培訓計劃大綱,成為「必修課」。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外籍專家課程已佔到主體班次講座課程的10%左右。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說,在全球化時代,如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沒有國際化眼光,那就一定不是高水平的。「所謂國際化並不意味著西方化或美國化,而是指無論處理任何事務,都要把工作與國際一流標準相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