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政才(後)考察吉林省高產創建示範田基地。網上圖片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孫政才出生地山東榮成市五龍嘴村的村志中,用這樣一句古語來形容當地最有出息的人。青年時期的孫政才勤勉奮進,以驚人的毅力忍受寒冬臘月的侵襲,考入北京農林科學院,師從中國著名玉米栽培界帶頭人陳國平。從此,孫政才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正是曾經熟悉的玉米地令他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1984年,一件發生在試驗田裡的小故事,令還在山東萊陽農學院讀大三的孫政才終身難忘。當時,他與一位教授一起做小麥品種實驗,不慎將粉筆頭丟失在做過土壤成分分析的試驗田裡。在常人看來,小小的粉筆頭丟在田裡天並無大礙,但嚴格的教授認為,它會改變一部分土壤的成分結構。於是,教授要求孫政才將試驗田再翻一遍,無論如何要找到那個粉筆頭。累得滿頭大汗的孫政才終於找到了粉筆頭,村志上說,這件事對孫政才的教育和影響很深,他事後曾多次提及此事。
39歲出任北京市委常委
1997年,根據中央人才選拔計劃安排,北京市決定派孫政才到郊區縣政府任副職,眼光獨到的孫政才選擇了農業發展基礎好的順義縣。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孫政才像在試驗室裡做實驗一樣,「運用嚴謹的理論和科學的統籌方法」,將每一件事安排得井井有條,高效而成果顯著。由此,同事們私下裡親切地稱他為「孫有才」。
年紀輕輕的孫政才做起事來可謂頗為老練、成熟。憑著一股衝勁、穩勁,他在2002年的北京市委常委選舉中脫穎而出,成為差額選舉中勝出的一匹「黑馬」。當年,只有39歲的孫政才剛剛晉陞為順義區委書記,與其他資歷參選者相比,實在「嫩」許多。可選舉結果大大出人意料。經過組織部門調查,孫政才在選舉中並沒有不當行為。半年後,按照北京市黨代表的選舉意願,孫政才出任北京市委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