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政才(左)調研新農村建設情況。網上圖片
孫政才任農業部長的三年,中國農業面臨了國際金融危機、物價上漲等多重挑戰,他均能沉穩應對。2008年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受此影響再加上糧食豐收,內地糧價開始回落,孫政才最為擔心的「穀賤傷農」現象隨時可能出現。就在此時,孫政才一方面廣開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部署促進農民增收重點八項工作,力保農民增產又增收;另一方面,出台了「農業生產全面發展、強化農業科技和服務體系」等8條措施。在系列政策推動下,2008年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4,761元,比上一年增長14.8%。
儘管如此,孫政才仍放不下農民兄弟。他在多個場合強調,農民生活還相對困難,農民增收的基礎尚比較脆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在拉大,所以,應讓農民真正更充分地享受到工業化、城鎮化成果。
時針指向2009年9月21日,那是孫政才即將調任吉林省委書記百天之前,他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暢談新中國60年農業發展。孫政才坦言,全面地梳理60年農業農村經濟巨大變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他看來,最好的方法是到農村去,去現場感受,聽基層幹部、聽農民講;最好到超市去,去看看琳琅滿目的農產品,這樣更直接、更生動。可以看到,「但願蒼生俱飽暖」這一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在新中國變成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