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謝長廷(右)與蘇貞昌都想爭民進黨內對大陸事務的話事權。結果被後者爭贏。資料圖片
——蘇貞昌向「台獨」妥協 民調指「走錯路」
據中通社25日電 台灣民間機構「台灣智庫」25日公布一項民調,顯示57.1%受訪者贊成民進黨與大陸共產黨進行「黨對黨接觸」,即便是泛綠民眾,也有55.7%表達支持這一選項。
該項民調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布自任「中國事務委員會」負責人之後進行,且主持調查的「台灣智庫」深具民進黨淵源,島內媒體認為,民調數據顯示蘇貞昌對兩岸事務的取態明顯「走錯路」,正與民意背道而馳,而這種情況已引起黨內關注。
主流民意冀「打開大門」
台灣智庫民調小組召集人徐永明介紹,民調在本月21日到23日進行,從全島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中,透過分層比例進行隨機抽樣,完成樣本數為1,072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
結果發現,對於「是否贊成民進黨與中共黨對黨接觸」一項,徐永明說,57.1%贊成,23.4%不贊成,19.5%無明確意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泛綠民眾,也有55.7%表達支持,超過一半。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說,這份民調與過去幾份民調趨勢差不多,主流民意都希望民進黨在兩岸事務上「打開大門,擴大參與」。他認為蘇貞昌復辦「中國事務委員會」並自任負責人,就該站穩腳步,「先求有,再求好」。
取名「中國」顯善意不足
《聯合報》社論認為,謝長廷較早前的「大陸調酒之旅」無異讓民進黨與大陸共產黨營造了一個可以互動的氣氛,謝也被公認是「最適合與大陸溝通的民進黨人」。但蘇卻最終選擇「自己來」,顯示他在黨內「務實改革派」與「保守台獨派」的勢力爭持下,選擇向後者妥協,更用了專擅獨斷的手法,在謝派與獨派中做出其選擇,雖宣示了自己的立場,但也留下了重大缺陷,「民共交流」恐難真正實現。
另有台媒分析稱,北京透過官員及學者不斷放話,指出「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善意不足,希望能稱「大陸」或「兩岸」事務委員會,較便利於「民共交流」,但蘇貞昌仍決定取名「中國」,顯然會讓大陸「有意見」。島內媒體認為,蘇貞昌未來在「中國事務」上的命運如何,已是未卜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