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需建有效審慎監管體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7]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郭樹清上任證監會主席後改革舉措連出,沿著市場化方向取得進展。不過有經濟學家指出,政府既是金融監管者,又是大型金融機構的所有者,在很多時候還是直接的運營者,政府還沒有能夠從直接的行政監管角色轉變為一個真正超脫、中立與專業的審慎監管者,在這樣一個行政監管體系下,其他領域的局部性改革都會步履維艱,或成效甚微。因此,A股下一階段改革首先應明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合理邊界,改變行政監管模式,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審慎監管體系,從而迎來未來十年發展壯大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機會。

 中國的資本市場自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成立伊始,就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建立起來的,政府在資本市場的規劃、啟動、准入、運作與監管的過程中實行了全程的參與和控制。資深經濟學家胡祖六認為,政府一直扮演強勢主導角色,從所有權、市場准入、股東與機構資質,到高管人事任免、具體金融產品與業務許可,等等,政府監管部門對於資本市場的各個微觀層面施加直接、廣泛和深入的干預。

行政主導 滋生尋租腐敗現象

 以股票發行為例,必須經過一個漫長的行政審批過程,從企業能否具備發行條件,到時間、地點、規模乃至價格區間,事無鉅細皆由監管機構說了算,而真正的決策與責任主體—企業董事會、管理層、股東,以及他們的財務顧問、 法律顧問、承銷商與會計審計機構等,則成為從屬被動的角色。

 胡祖六認為,在政府的強勢主導下,中國股市成為世界上波動性最高的股市之一,也不能有效地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還帶來了高昂的經濟與社會成本,滋生尋租(利用特權來維持壟斷式利潤)與腐敗現象等。

保障系統穩定 有利良好運轉

 「行政監管體系本質上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凌駕企業控制市場的觀念與實踐的延續,審慎監管則有利於加強法治、保障系統穩定和良好運轉。」經濟學家建議通過監管體系的根本性改革來明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合理邊界,改變行政監管模式,是資本市場其他市場化改革的前提。

相關新聞
拯救A股 市場化唯一出路 (2012-12-17) (圖)
需建有效審慎監管體系 (2012-12-17)
政策不確定 股民失信心 (2012-12-17) (圖)
監管積弊深 改革阻力大 (2012-12-17)
「救市老三招」失效 (2012-12-17)
笑迎「末日」來 商家借機炒 (2012-12-17) (圖)
中國重汽出口冠全國 (2012-12-17) (圖)
百億金條生意 港企靠「四條九」 (2012-12-17) (圖)
中國白銀入場費3393元 (2012-12-14) (圖)
中集B轉H下周三掛牌 近1成B股直接套現 (2012-12-14) (圖)
西南環保配售上創業板 (2012-12-14)
滬股跌1.02% 兩市成交不足千億 (2012-12-14)
工行傳逾46億洽標銀英業務 (2012-12-14)
中石油擬126億元購必和必拓澳洲 LNG項目 (2012-12-13)
建行亞洲料稅貸總額增5倍 (2012-12-13) (圖)
穩守60日線 滬A股微漲0.4% (2012-12-13) (圖)
滬重奪福布斯內地最佳商城 (2012-12-13)
國泰基金或成首個ETF產品 (2012-12-13)
財經簡訊:熔盛重工首製集裝箱船交付 (2012-12-13)
張燕生料中國經濟明年可保八 (2012-12-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經濟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