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研發的「北斗時空服務平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北斗導航系統的經費來自於政府重大專項支持。從北斗試驗系統到如今正式投入運營,總投入幾百億元人民幣經費。未來十年,中國將建立覆蓋全球的導航系統,預計將追加到四、五百億元經費。這一投入,較美國GPS等導航系統略低。
芯片成本高 普及即降價
美國GPS是全球衛星導航市場中當之無愧的老大,中國北斗則成長為具有一定實力的挑戰者。「在性能上已達到或接近,但目前北斗與GPS最大的差距就是價格」,冉承其說,北斗是剛剛發展的產業,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的芯片成本很高,希望能呼籲、動員全社會力量更多參與,讓北斗芯片價格盡快降下來。
冉承其表示,為推動北斗的發展,首先要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和模塊研發,解決產業鏈的問題;二、通過聯合各行業、各省市推廣示範工程,以此推動北斗的應用。三、籌備全國性的北斗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衛星導航標準實行統一,並加強北斗終端產品的統一測試和認證。四、北斗導航已經列入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正在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
「北斗導航系統擁有『獨門絕技』,將成衝擊市場的『殺手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導航工程辦公室主任吳東說。與GPS等系統相比,北斗將導航與通信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短報文服務。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用戶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而北斗系統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用戶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用戶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用戶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