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火災發生前,袁厲害笑瞇瞇地看著兩個孩子搶糖吃。
在河南蘭考縣採訪的這幾日,聽著袁厲害含淚的講述,看著各方不停的爭論,我總是會想起小時候的兩件事。
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裡,還在上小學的我在媽媽的店舖玩,突然,馬路上跑來一隻狗,嘴裡叼著一個嬰兒,那個嬰兒滿身都是血,眼睛是閉著的,狗咬著他的脖子,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情景,當時的我嚇壞了,趕快捂著臉奔到媽媽身邊。
還有一次是在高中,去上學的路上,一條臭水溝旁邊放著一個包裹,裡面是個孩子。我的第一反應是跑掉,我甚至沒有勇氣去摸一下這個孩子是否還活着。等到了學校,把事情告訴了幾個好朋友,「說不定孩子還沒死」。於是我們幾個便商量著把孩子抱過來,結果等我們再過去時,那個孩子已經不在了。
直到今天,我一直為那個孩子祈禱,祈禱他被好心人撿走,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我也一直在愧疚,害怕他像下雨天的那個孩子一樣沒機會長大。
我們真的應該感謝袁厲害,她把孩子撿起來的那一剎那,就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高貴,因為她敬畏生命,她給了每一個被遺棄的孩子活下去的權利。
袁厲害不認識字,但她認識「命」;袁厲害不會寫平等二字,但她卻用行動書寫了「人人生而平等」,在她眼裡,孩子就是命,沒有殘疾也沒有缺陷。
一場大火,燒掉了政府的遮羞布,讓我們看到了繁榮浮誇背後的斑駁瘡痍;一個袁厲害,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活着。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