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圳今年將擴寬深港澳交流合作領域,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落馬洲河套地區等平台開發建設。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郭若溪 深圳報道)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南巡之後,推動改革創新也成為深圳發展的重要議題。深圳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將於今日開幕,即將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簡稱「草案」)中均特別突出未來的改革措施。記者了解到,今年深圳將在收入分配制度、特區一體化、土地管理創新等9方面深化改革開放,力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達到9%。
記者看到,本屆政府報告中稱,改革創新是深圳經濟特區的根和魂,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全面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增創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新優勢。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對深圳的改革措施有了更具體的描述。
根據草案,深圳今年將推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探索土地管理新模式、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繼續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速特區一體化進程,提升外溢型經濟發展水平並加快「走出去」步伐。
擴深港澳合作 推進前海建設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富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自成立了改革辦後,一直推行的是溫和的改良方式。他認為,深圳今年在社會領域和法治領域會最先有所突破,「包括懲治腐敗、財產申報、行政行為監管等方面。目前,由於政府過度管制,造成市場活力不足,深圳應積極利用立法權在國際化、市場化和民主化這幾個方面能夠有所探索,這樣深圳才能夠重新走上引領改革的排頭兵。」
創新融合深港澳合作新機制,成為深圳提升外溢型經濟發展的重點。草案指出,深圳將擴寬深港澳交流合作領域,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落馬洲河套地區等平台開發建設,加快廣深港客運專線、蓮塘/香園圍口岸等跨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深圳將完善最低工資標準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低收入群眾同步享受發展成果,並加強對壟斷行業不合理過高收入的調節管理,2013年力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據悉,產業優化升級和推動民生建設也是深圳今年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