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聯院屯院伊院廣華 手術死亡率最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0]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曹晨)去年本港公立醫院外科手術表現有改善,病人總體手術後死亡率為2.5%,較前一年度微跌0.3個百分點,膀胱、胰腺、腹主動脈瘤切除等多項大型手術死亡率,均低於英、美等地。不過,醫管局指出,有4間醫院,包括聯合、屯門、伊利沙伯及廣華醫院,手術後30日死亡率為公立醫院中最高,有改善空間;其中伊利沙伯醫院更是首次「上榜」。醫管局認為,死亡率較高可能與醫院人手及設備不足等因素有關,已與各醫院討論及分析,以改善措施。伊利沙伯醫院回應指,院方已增聘人手,改善病房環境。

 醫院管理局昨日公布最新《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顯示,2011/12年度,本港共有24,244人在公立醫院接受外科手術,其中78%來自預約排期手術;其餘22%為急症手術。而當中608人手術後30日內死亡,總體死亡率為2.5%,較2010/11年度2.8%略低。而其中急症手術死亡率也有下跌,約9.1%,較上一年度低0.8個百分點。

總監:服務質素逐年升

 所有報告監察的手術項目中,結腸直腸切除術、膀胱完全切除術、腹主動脈瘤手術、大型胰腺切除術、胃切除術等大型手術,死亡率均較英國及美國等國家低。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袁維昌表示,監察結果反映本港醫療手術安全,服務質素正逐年提升。

 不過,排除病人年齡、是否為長期病患、生活狀況、各項器官功能等風險因素後,聯合醫院、屯門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急症手術死亡率,以及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預約排期手術死亡率,為本港17間公立醫院中最高。而伊利沙伯醫院更於急症手術及預約排期手術兩方面首次上榜。

經理:或人手設備不足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邱家駿表示,4間醫院手術服務均有改善空間,可能與人手及設備不足等因素有關,因此局方已與各醫院討論並分析報告內容,希望4間醫院作出改善。而醫管局也會協助個別專科提升手術水平。

伊院:已積極增聘人手

 伊利沙伯醫院回應指,伊院作為醫管局九龍中醫院聯網主要轉介中心,過去幾年急症手術數量持續上升。而上一年度伊院醫生流失率為11.1%,專科醫生流失率更有13.8%,令醫生常要通宵做手術,也因此影響手術成效。有見及此,院方已積極增聘人手、改善病房環境,並研究手術流程及術後護理的改善工作。

 基督教聯合醫院表示,院方會加強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為病人提供最合適的臨床支援,減低手術期間及術後出現的風險,並為高風險病人制訂護理方案。而院方會對今次數據作進一步研究,作為學習及持續質素改善的目標。廣華醫院表示,院方會加強外科、深切治療部及麻醉科合作,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得到最妥善的護理。

相關新聞
「單雙非」逼爆 北區學額爭崩頭 (圖)
遏價無新招 新盤單日售120伙套10億
內地官員急拋樓 穗滬甩賣近萬套 (圖)
深圳紅樹林縮七成 米埔「唇亡齒寒」 (圖)
香港「女車神」李慧詩 首奪世界盃總冠軍 (圖)
中國海監編隊 再巡釣島領海 (圖)
深圳市長:堅決淘汰落後產業 (圖)
雲南娜允 兩個老人與消失的傣王國 (圖)
女童車禍喪母 女民警兼職任媽媽 (圖)
深綠大將許添財今登陸參訪 (圖)
奧巴馬明就職 第二任期危機四伏 (圖)
氣田人質事件總攻擊 救出16外國人 (圖)
9成工會撐低資一年一檢 (圖)
聯院屯院伊院廣華 手術死亡率最高
林煥光讚特首有偏向虎山行決心 (圖)
梁振英「家書」籲港人關愛合作 (圖)
張炳良:待勾土地或轉建公營屋
屯門火燒連環船7句鐘毀四漁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