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法治推動香港社會不斷進步。 資料圖片
法治不但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全世界以至全人類的普世價值。社會越發達,經濟活動越頻繁,法治角色和功能就顯得更重要。在法治制度下,人民有法可依,不會無所適從;而法官審案也有法律作為準則、依據,這樣才能確保社會能夠實踐平等、公平和公義。 ■莊達成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匯知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作者簡介 莊達成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匯知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曾任教高補通識教育科,現任教高中和初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1.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香港警方自2007年起將部分家庭暴力求助個案以「家庭糾紛」名義處理。有婦女團體指出,不少婦女因而失去當局為家暴受害家庭提供特快上樓及情緒輔導等援助,阻礙婦女逃離家暴困境,容易忽略和錯誤判斷受家暴威脅婦女的處境,要求警方處理求助個案時提高敏感度,將「家庭糾紛」個案重新歸類。
另一方面,近年虐夫及家庭暴力問題轉趨嚴重。有學者分析,不少女性有自己的事業,不再比男性弱勢;但同時需要承受工作壓力,若家庭不和諧,雙重壓力下或會透過虐待丈夫等暴力方式宣洩。根據社會福利署中央資料顯示,全港新呈報虐待配偶或同居情侶個案中,女性施虐者比例由2004年開始上升,當年女性施虐者只佔新呈報個案中的11%(381宗),但到2011年,比例已逐步攀升至17.6%(558宗)。而2012年首半年的數據顯示,全港新呈報伴侶施虐個案中,女性佔當中15%(186宗)。和諧之家總幹事表示,最主要是婚姻出現問題,特別是雙方年齡差距超過10年的兩地婚姻;而求助個案中,大多數女性年齡是26歲至35歲的內地婦女,男方年齡則是36歲至45歲的本港男性,已婚6歲至10年,女方則於近年才成功申請來港定居。 ■資料來源:取材自本地各大報刊
想一想:
a. 有人說:「在香港,社會經濟出現變化是家庭暴力出現的主要原因。」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b. 提出一些香港自願團體可採取的措施,以減少家庭糾紛出現,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
2.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自從《香港人權法案》通過後,港人更加關心人權,而法院也越來越注重人權。縱使香港回歸後對履行《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遇到某些挑戰,但港人對香港法治仍充滿信心,因為港府堅持相信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法院依然獨立於政治以外。現時要建立自由、公義和進步的社會並不容易。即使法院承受很多外來壓力,法官也應繼續堅守原則、堅持獨立,讓公眾看到法院能抵住壓力,法院應保障任何人依法表達不滿的權利。
香港法治的核心是「法律至上」,崇尚司法獨立,透過法律防止政府濫權,防止政治領袖或政府違反法律,獨立的法院和司法系統發揮把關作用。但是,近年香港法律界轉變甚大,這些現象令港人憂慮。 ■資料來源:取材自本地各大報刊
想一想:
a. 香港要建立自由、公義和進步的社會,法院應擔當甚麼角色?參考以上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b. 有人說:「在香港,法治在社會發展方面賦予香港能平衡各方利益。」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3. 請先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資料來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資料B】
2003年,香港發生大規模的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示威遊行後,中央開始調整對港的不干預政策,爭取在基本不干預的前提下能夠「有所作為」,在必要時清晰闡述中央立場,並在香港動員愛國力量反制「反對派」。 ■資料來源:劉兆佳:《回歸十五年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
【資料C】
新上任的中聯辦主任指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是香港的憲制責任,又指討論第二十三條立法不應是禁區,相信港府考慮實際情況後,會就具體立法時間作出恰當選擇。保安局局長表示,香港社會現時有其他更急切問題,如房屋、貧窮、醫療等需要政府處理,第二十三條立法必須先取得社會共識,且要考慮社會及政治形勢是否有合適時間去決定。 ■資料來源:取材自本地各大報刊
想一想:
a. 在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下,政府改善民生比起《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更迫切嗎?參考以上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b. 有人說:「在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才能真正體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成功落實。」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說法?參考以上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4.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青少年自強計劃」於2009年至2012年間,接獲由「警司警誡計劃」轉介的有關性罪行個案,作出分析研究。
表一:香港青少年犯事年齡*
2009年度
年齡 12 13 14 15 16 17
人數 0 1 4 7 6 6
2010年度
年齡 12 13 14 15 16 17
人數 2 6 5 6 7 4
2011年度
年齡 12 13 14 15 16 17
人數 1 4 7 10 7 5
*註:2009年度干犯性罪行者佔總個案量4.2%。2010年度佔整體5.4%。2011年度佔整體6.1%。
表二:香港青少年罪案類型
2009年度
類型 非法性交 非禮 破壞公眾體統 偷竊
人數 4 16 2 2
2010年度
類型 非法性交 非禮 偷竊 發布兒童色情物品 遊蕩
人數 8 18 1 2 1
2011年度
類型 非法性交 非禮 作出有違公德行為
人數 14 18 2
【資料B】
香港社會一向關注青少年性行為的現象,就處理青少年性行為,可從以下法理層面的認識著手:
• 廣推新例:立法會已通過「廢除未滿14歲男童無能力性交的推定」的修訂,並於去年7月27日刊登憲報正式實施。法律獲更新後,坊間沒有明顯報道,建議社會應從不同渠道讓青少年了解法律觀點。
• 更新法律定義:就青少年在對受害者「同意」下干犯的「非禮罪」,應考慮改為其他罪名檢控,以有別於一般人所認知的「非禮罪」定義,以免影響社會人士對此類青少年性罪犯的理解及其更生。
• 保護受害者:香港仍無專門針對青少年性罪行受害者的相關服務,部分人每天仍要面對與犯事者接觸的困境,此情況有機會為受害者帶來二次受害。
• 寫信致歉:例如:讓犯事者嘗試以書信形式,針對受害者的影響及傷害,表達個人感受,以及對受害者的影響和傷害作出道歉。此方法的目的在於提升犯事者對受害者的同理心,明白對方受到的傷害,表達自己的悔意和承擔責任。 ■資料來源: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想一想:
a. 你認為表一及表二所顯示的數據,反映香港青少年犯罪現象有何轉變?解釋你的答案。
b. 有人說:「只要加強青少年認識相關法理,將有助減少青少年干犯性罪行。」你同意嗎?參考以上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結|語|
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多元的社會。通過法治,政府的權力才能得到清晰明確的界限,人民的各種權利和義務才能得到尊重和保障;最終達致一種信念─相信一切的法治精神,便是對人的價值的尊敬和重視,繼而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概念鏈接:何謂法治?
法治(Rule of Law)是一個社會的最高法律規則,具有凌駕一切的地位,任何人,包括管治機構、法律制訂者和執行者都必須遵守。法律是經過特定立法程序而產生,以確保法律符合人民的集體意願。法律必須保障各種自由、權利和義務,若有上述三者,就應被廢除及停止執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小知識:警司警誡計劃
警司警誡計劃(Superintendent's Discretion Scheme)是香港特有且針對未成年人士的刑事罪行處理方式,即由一名警司或以上階級的警員行使酌情權,向該名因犯案而被拘捕及有足夠證據被起訴的少年人施行警誡,且不交由少年法庭審理。該名接受警司警誡的少年人須接受警員監管,最長期限為2年或直至18歲生日為止(兩者中以較短期限為選)。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法治:法律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官方網,http://www.info.gov.hk/info/sar5/claw_1.htm
2. 《立法會六題:警方致力預防及打擊青少年性罪行》,《新聞公報》,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02/16/P201102160210.htm
3. 《家暴當「糾紛」 離婚婦難速「上樓」》,香港《文匯報》,2012-11-26,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1/26/HK1211260020.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