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廈
去年年初,一部《舌尖上的中國》令國人重新領悟到中華美食之精緻、餐飲文化之博大。今年開年,頻見報端的諸多暴殄天物的鋪張浪費現象卻令它蒙塵。在浪費表象的背後,實際上是公款消費風氣之盛、公務人員鋪張之奢、公眾節約意識之寡,遏止浪費須從管住這「三公」開始。
在遏制公款消費方面,「十八大」後,中央提出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嚴禁公款送禮等「六項禁令」,在各地掀起反腐與節儉風。為打擊公款消費,相關部門出台多項規定,有些要求公務接待必須使用公務卡,有些則公佈詳細的餐飲標準,目前已初顯成效。未來能否進一步鞏固初戰成果,關鍵在於相關部門從嚴治理能否持之以恒。
在公務人員管理方面,重點在於嚴控「中式飯局」。所謂「中式飯局」,指的是座中一般有「主」和「主人」、「客」及「說客」。上座的「主」多是公務人員,買單的「主人」卻是企業老闆或形形色色的「朋友」。要規範公務人員的此類行為,就要規範他們手中的權力。把權力鎖進制度的籠子裡,飯桌上尋租獲益的空間就會壓縮,浪費必然相應減少。
第三「公」是公眾,即每個公民自身。去餐館點菜是適量還是鋪張、打不打包,看是小事,但關乎的是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能不能夠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寓意優美;「舌尖上的浪費」令人鄙夷。讓我們遏止「舌尖上的浪費」,還原「舌尖上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