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僧眾十萬鎮龍門(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9]     我要評論

 ■張衍榮

 龍門石窟之遊,不期留下兩大震撼:一曰嘆為觀止,二是觸目驚心。事雖已過多年,卻至今記憶猶新……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香山上,是我國最著名的石窟寺之一,開鑿於公元493年,乃北魏遷都洛陽之際,用今天的話說,是那時最重要的國家大事。發起者為孝文帝(公元467年至499年),為北魏的第六位皇帝,本姓「拓跋」,名「拓跋宏」,獻文帝拓跋弘之長子,後為尋求正統,從漢人習俗改姓「元」,名「元宏」。

 孝文帝自幼接受漢文化熏陶並深受其影響,是位胸懷大志、目光深遠、氣概非凡的君主。為鞏固政權,進而一統天下,出於多重考慮,他決意將祖宗已營建多年,卻地處偏僻,物產匱乏,易受(軍事及自然災害)威脅的都城由大同(史稱平城)南遷至洛陽。那裡地處中原,物產豐富,商業發達,文化繁榮,顯然更堪作萬世之基。

 遷都無小事。圍繞這一問題,朝廷發生了嚴重的政治鬥爭。孝文帝不僅力排眾議,說服了朝中的反對派,甚至為了堅定人心,根絕「祖母」馮太后殘餘勢力等頑固派利用太子實現倒退「還都」的念頭,防止宗室再度上演殺父弒君的悲劇,使其「江山永固,萬世相傳」的夢想毀於一旦,在完成遷都之後,他痛下決心,毅然將離心離德的不肖子拓跋恂處決,一時間朝野震驚!

 而對於動用「舉國體制」,已耗時50年,尚未完全竣工的雲岡石窟遷不走怎麼辦?他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了回答。

 那時佛教在中國十分盛行,獻文帝、孝文帝父子都是極其虔誠的佛教徒,尤其獻文帝更癡迷。還在孝文帝四歲時,沉湎佛教,倦於朝政的獻文帝便將帝位傳給了兒子。正是在這樣一種大的歷史背景下,北魏從孝文帝祖父時代起,即開始雲岡石窟的開鑿。雲岡石窟的菩薩造像,與其說是佛,是神,莫如說是北魏數代「人主」的化身。50年來,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皆已位列其中。完全可以說,這是北魏政權借助佛教風行所興起的一場空前造神運動。這種具有政教合一色彩的自我神化,無疑是北魏當時「最大的政治」,其意義決不亞於從遊牧生產轉向推崇農耕生產的遷都。

 因此,在這一問題上,孝文帝同樣不敢稍有懈怠。人們看到,雲岡石窟的開鑿沒有因遷都而停頓,成為「爛尾工程」。與此同時,在洛陽、在新都、在伊水河兩岸,一場轟轟烈烈南北呼應的造神運動方興未艾……

 歷史的煙雲雖然早已消散,但千軍萬馬,無數工匠不分晝夜開鑿龍門石窟的叮噹聲、號子聲、豪歌聲……卻彷彿穿越千年時空,猶在今人耳際縈繞迴盪。不難想像,那該是一種何等壯觀的場面啊!

 從那時起,相繼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等不斷營造,直到宋初才落幕,前後歷時凡400餘年,形成一個南北長達2華里,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的驚世石窟群。

 我們是下午時分來到這裡的。一派蒼茫之中,舉目看去,只見兩山對峙,一水中流,險關要隘不言而喻。我不禁暗喝一聲:好一個「伊闕龍門」,果然名不虛傳!

 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幽靜,山水怡然,合當天生一處佛門修行地。再看伊河兩岸龍門山、香山,壁立的山崖上窟龕星羅棋布,大大小小,密如蜂房。眼前的景象著實令人震撼,如此之手筆,該是何等的氣魄,怎樣的毅力?此前我已探訪過雲岡石窟,對龍門石窟的雄奇雖不乏思想準備,但匆匆來到這裡後,仍不免一怔,內心驚嘆不已。

 我們順勢首先遊覽「潛溪寺」。它是西山北端的第一個大窟。此窟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相傳鑿於唐高宗時代,距今一千三百餘年。

 窟頂藻井為淺刻的一朵大蓮花,窟內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本尊阿彌陀佛高約7.40米,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法相飽滿,姿態靜穆自若,手施無畏印。左右有觀世音、大勢至二脅侍菩薩,表情文靜,身體比例適當,衣褶線條流暢,三像合稱「西方三聖」。洞內門各刻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身披鎧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洞外,南壁龕內有線刻立佛像兩尊。只可惜無論主從,皆有不同程度的毀損,尤其弟子迦葉、阿難的頭、頸、手指等毀損嚴重,有些則明顯系人為破壞所致。

 資料顯示,龍門石窟的人為破壞,歷代皆有發生,其中唐武宗時波及全國的「會昌法難」,歷代的戰亂、匪患,二十世紀初期及九十年代後的盜鑿盜賣等,都是對龍門石窟一次次觸目驚心的嚴重破壞。據《洛陽龍門記》記載,至元朝後期,龍門石窟的破壞程度已經非常嚴重,「諸石像舊有裂釁及為人所擊,或碎首,或捐軀,其鼻耳、其手足或缺焉,或半缺全缺,金碧裝飾悉剝落,鮮有完者。」關百益在所注《伊闕石刻圖表》裡披露,「共和以來毀佛鑿字無虛日。」研究龍門石窟的專家關野貞則指出,「從民國三年起,洞窟雕刻的多數佛頭,能取下來的都被摘取掉賣給了外國人。」倒是「文革」中由於洛陽軍民的堅決抵制和嚴加防範,石窟遺存才得以在「破四舊」的狂濤中倖免於難。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在一片讚嘆聲中,我們有選擇地來到「賓陽中洞」。它是北魏時期的「代表作」,「賓陽」即迎接朝陽升起。此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宣武帝專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的。開鑿於公元500年,耗時24年,用工達80餘萬個。後因宮廷發生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座洞窟僅完成了這一處,而南洞和北洞直到初唐才完成。

 洞內為穹窿頂,馬蹄形平面,頂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姿態優美動人。洞內鑿「三世佛」,即人們熟知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由於北魏時期以瘦為美,故而釋氏面頰清瘦,脖頸細長。服飾袈裟也一改雲岡石窟那種偏袒右肩式,變為寬袍大袖,由此可見孝文帝遷都後大力推行的漢化政策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此洞盜鑿十分嚴重,其位於第三層,反映宮廷佛事活動,造型準確,雕刻精美的《帝后禮佛圖》,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已查明,這批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國寶,現在就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

 導遊的介紹,引起遊客義憤:一個自詡為世界上最文明的國家,明明清楚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來路不正,為什麼要收贓?是啊,或許人們不太清楚個中緣由,但將他國失盜的不世之寶據為己有,這總不好說是什麼光彩之事吧?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僧眾十萬鎮龍門(上)
豆棚閒話:隋代笑星侯君素
畫中有話:新說 白蛇傳 (圖)
生活點滴:洗在池塘
亦有可聞:水仙的新年意趣
詩情畫意:柴禾
百家廊:土雞、肉雞、速成雞
翠袖乾坤:小學先生
琴台客聚:所謂「遊記結構」 (圖)
海闊天空:小洲藝術區
生活語絲:高鐵和堵車
思旋天地:春節外遊
淑梅足跡:佛山美食消悶氣
「林嵐合作社」:藝術能為社會做些甚麼? (圖)
創作對談:描繪常被忽視的事物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