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私人記憶的時間文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太古坊《三十六 曆》展覽現場

 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宋冬近日首次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並邀請本地超過400位公眾共同參與,完成《三十六 曆》。他從女兒幼時的填色書中受到啟發,以個人化的視角,將記憶中從1978年至2013年之間發生的事,以中國掛曆的形式,繪製並書寫在每一格中。而參與者則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在其年曆上進行任意「編改」、「註解」,為作品提供不同層面的歷史敘述。

 此次活動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和西九文化區M+合辦。據悉,待展覽結束後,《三十六 曆》將成為一個線上項目,並提供下載和打印,從更大層面上實現當代藝術與公眾對話的可能。文:Cate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在內地展出。」上周末在太古坊舉辦的《宋冬:三十六 曆》的研討會上,46歲、留著齊肩長髮的宋冬對台下觀眾說。2年前,宋冬受邀參加亞洲文獻庫的藝術家駐場計劃,在1年多的時間裡,他逐漸完善以個人記憶製造「歷史文獻」的概念。通過選取中國人普通家庭使用的「掛曆」為媒介,宋冬以每日為單位,親手繪製了從1978年起後36年的年曆內容,題材涵蓋個人經驗中的社會政治、歷史、藝術史事件。

 「瑪雅人有自己的『曆』,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曆』,世界就是由這些無數的不同的『曆』構成。其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客觀。……我們與時間似乎是無縫地粘在一起,但我們留下的只是若干個片段,我從這些文獻中獲得靈感,並把我多年來對掛曆的記憶和研究融入到這個『製造文獻』的工作中。」宋冬這樣解釋他的創作初衷。從6、70年代作為「權力奢侈品」,到80年代的「時尚藝術品」,到現在的「奢侈禮品」,掛曆視覺包裝變化的本身,就折射了時代的轉向。

製造的文獻

 1978年是宋冬的第一個本命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但宋冬說,除了那些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外,入選年曆的題材則以他個人的記憶為主,「記得住的就是重要的。」為此在開始創作時,他就先製作了一份年表,從海量的大小事件中篩選出個人的生活脈絡。

 作品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他記憶中的畫面,一部分是他對畫面所寫的註解。文字和畫面並非一一對應,卻形成了更豐富的解讀空間。原稿中的錯別字和病句也被他保留下來。

 這種以看似嚴謹的文獻紀錄帶出被歷史洪流掩蓋住的個體經驗,讓人不禁聯想到他的代表作品《物盡其用》。那是他在父親辭世後,他與母親一起整理舊物中得到的啟發。他的母親令人驚訝地積攢了過去50多年中使用的家庭用品。這些上萬件的作品將宋冬的個人情感與歷史記憶融為一體,又被宋冬加以整理和歸納,展現出中國老百姓的生存哲學和生活智慧。

 這次參與他作品的公眾人士多達432位,與開幕日當天,每人拿到36年年曆中的一個月,調動個人的記憶,對宋冬的「私人文獻」進行再創作。對宋冬來說,群體的參與令他更興奮,「這是一個關於自由表達的體驗,由於歷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客觀陳述,參與的觀眾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歷史版本。」

 講座當日,已有部分公眾參與的作品展示出來,宋冬說,他要找一個時間,好好體會,「高人都在民間。通過這個作品,我更關心的是觀眾怎麼看。」他承諾絕對不會賣掉這些作品,而是將作品掃描保存。

 「我的年曆中,提到了很多香港文化的事件,」宋冬說,「香港在80、90年代對內地的文化貢獻很大,我也希望展覽能讓人看到兩地之間不同層面的聯繫。」

相關新聞
私人記憶的時間文獻 (2013-01-30) (圖)
丹青豐碑 當代國畫名家精品展 (2013-01-30)
文化快訊:「莎!翁!登!場!」雙語家庭同樂日 (2013-01-30)
讀城記:巴黎的憂鬱 (2013-01-30) (圖)
用水墨舞蹈「舞跡—廖東梅及廖井梅作品展」 (2013-01-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