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上星期為「學校起動」計劃的年宵會主持啟動儀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為紓解青年面對學業、置業、就業、創業的四業問題,兼任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網誌撰文說,目前香港青年勞動人口高達31萬,但收入中位數只有8,500元,部分行業舉例指老人護理、升降機,以至是汽車維修等,卻是了無生力軍,委員會轄下的「教育、就業和培訓專責小組」,稍後亦會就青年職業錯配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務求改變傳統觀念及增加入行誘因。她又說,未來應搭建由學校或志願組織、商界、政府的「三方合作模式」,從多角度為弱勢青年提供更多社會流動機會。
讚青年獨立具創意
林鄭月娥昨日上載題為「青年起動、創建明天」的網誌,坦言上星期先後出席「施政ONLINE@M21」及「新春喜盈營年宵會」兩個青年活動後,深深感受到,這一代年輕人相當獨立自主、熱情及充滿創意,較她那一代更懂得在求學階段裝備自己,只要適當提供機會、引導及支持,肯定會為年輕人成長帶來積極正面作用。
林鄭月娥指出,今年是職業訓練局30周年,多年來致力為青少年及成年學生提供具價值的進修選擇,為各行各業提供全面支援,促進行業人力發展。舉例說,針對建造業人手短缺及青年抗拒入行,職訓局以策略性思維,精心設計切合個人事業發展及滿足市場需求的培訓課程;為配合基建項目及大小建造工程的人力需求,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在2010年,更推出「強化建造業人力訓練計劃」,未來更會進一步加快培訓步伐。
增誘因提升行業形象
針對香港青年勞動人口高達31萬名,但部分求才若渴的行業則欠缺生力軍,職訓局及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鎮仁早前亦建議扶貧委員會,參考上述建造業工人培訓計劃,向具資格但無經驗的畢業生提供更高津貼,增加青年入行誘因;並提升行業本身的形象,包括向家長宣傳,改變傳統觀念,協助青年發展所長,避免他們受既有觀念影響導致出現職業錯配,委員會轄下的「教育、就業和培訓專責小組」短期內會展開討論。
林鄭月娥又說,未來應搭建由學校或志願組織、商界、政府的「三方合作模式」,從多角度為弱勢青年提供更多社會流動機會:「雖然青年發展不應單從扶貧角度考慮,但為弱勢社群的年輕人提供更到位的教育、就業及培訓的機會,實有助增加他們的社會流動性,這不正正是扶貧委員會最重要的使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