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團新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協青社慶21周年 特首夫人等出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梁唐青儀、盧陳清泉 、李文烈、陳達湘等嘉賓與青少年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熙)「這裡是一個家,這裡幫助我度過了人生中的數次重大危機。」回憶起在協青社的日子,今年25歲的竹仔如是說。他曾是夜青,在協青社的幫助下,如今已成家立業,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旅途。為慶祝成立21周年,協青社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分享邊緣青少年危機介入服務成效與心得。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協青社會長盧陳清泉、總幹事李文烈、副總幹事陳達湘、助理總幹事譚仲凱等出席現場。

助夜青重生 逾百萬人受惠

 李文烈昨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說,近年來,香港夜青現象日益嚴重,每年有超過70,000名青少年流連街頭,比10年前超出2倍,並日趨幼小化,最年幼更只有6歲。協青社於1991年成立,專為無家可歸、離家出走的青年提供輔導及短期住宿,避免其走上歧途,至今已有超過百萬青少年受益。他說,協青社的目標是成為青少年的第二個家。

 身為贊助人,梁唐青儀曾親自參與協青社「深宵外展隊」義工服務,於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6時,駕駛「外展車」,在街上搜尋不願回家的青少年,將他們帶回危機中心或蒲吧。昨日,她分享參加義工的心得,「起初聽到『蒲吧』,誤以為是一個讓青少年消遣的酒吧。原來,蒲吧的設施齊全,有網吧、卡拉OK、Band房等,讓年輕人在娛樂中重拾信心,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價值」。

隨外展隊「救人」 唐青儀感慨

 談到深宵仍有很多青少年流連街頭,梁唐青儀感到非常擔心:「他們的年紀都很小,很多只有10多歲,我已很擔心。但後來聽社工說,夜青當中甚至有六七歲的小童,當中女童數量更趨上升,我很擔憂。」她希望這些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重拾信心,開拓新機。

 據了解,協青社服務創新且緊貼年輕人生活方式,包括:首創24小時青少年中心「蒲吧」、唯一無地區限制外展服務,包括深宵外展、暴走車外展等,以及有效提供即時支援的危機中心,更是唯一接受「先入住、後手續」的青少年危機介入中心。

 昨日,大會特意安排切蛋糕儀式,並有協青社嘻哈學校表演街舞,令每一位在場人士感受到了年輕人的活力。

相關新聞
蔡冠深發起籌建英新華創意文化中心 (2013-02-06) (圖)
「四海同春」春晚 初八會展上演 國僑辦港僑聯主辦 李海峰率團 董建華張曉明等主禮 (2013-02-06) (圖)
嘉華國際千萬贊助歌劇院 (2013-02-06) (圖)
協青社慶21周年 特首夫人等出席 (2013-02-06) (圖)
閩外宣辦主任訪本報福建辦 (2013-02-06) (圖)
多機構獻愛心 贈米惠800長者 (2013-02-06) (圖)
港名牌選舉 38品牌獲獎 曾俊華主禮 陳淑玲讚政府支援品牌發展 (2013-02-05) (圖)
2012品牌選舉得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2013-02-05)
合影 (2013-02-05) (圖)
澳門中聯辦酒會慶蛇年 何厚鏵崔世安及澳各界人士赴會 白志健致辭 (2013-02-04) (圖)
傑出企業公民獎 葉氏化工首摘金 (2013-02-04) (圖)
潮州商會青委團年聚餐 (2013-02-04) (圖)
紅會慰問300戶長者 (2013-02-04) (圖)
港澳扶輪社青年團 馬拉松行善36小時 (2013-02-04) (圖)
港島婦聯調查:家和抗逆力高 (2013-02-04) (圖)
港鐵健兒25公里賽奪冠 (2013-02-04) (圖)
菁英幗聚論壇分享成功路 (2013-02-03) (圖)
林鄭與元朗青年齊食盆菜 (2013-02-03) (圖)
新總邀張炳良講房屋供應 (2013-02-03) (圖)
發叔父子撐鄉議局盃 (2013-02-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團新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