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唐青儀、盧陳清泉 、李文烈、陳達湘等嘉賓與青少年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熙)「這裡是一個家,這裡幫助我度過了人生中的數次重大危機。」回憶起在協青社的日子,今年25歲的竹仔如是說。他曾是夜青,在協青社的幫助下,如今已成家立業,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旅途。為慶祝成立21周年,協青社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分享邊緣青少年危機介入服務成效與心得。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協青社會長盧陳清泉、總幹事李文烈、副總幹事陳達湘、助理總幹事譚仲凱等出席現場。
助夜青重生 逾百萬人受惠
李文烈昨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說,近年來,香港夜青現象日益嚴重,每年有超過70,000名青少年流連街頭,比10年前超出2倍,並日趨幼小化,最年幼更只有6歲。協青社於1991年成立,專為無家可歸、離家出走的青年提供輔導及短期住宿,避免其走上歧途,至今已有超過百萬青少年受益。他說,協青社的目標是成為青少年的第二個家。
身為贊助人,梁唐青儀曾親自參與協青社「深宵外展隊」義工服務,於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6時,駕駛「外展車」,在街上搜尋不願回家的青少年,將他們帶回危機中心或蒲吧。昨日,她分享參加義工的心得,「起初聽到『蒲吧』,誤以為是一個讓青少年消遣的酒吧。原來,蒲吧的設施齊全,有網吧、卡拉OK、Band房等,讓年輕人在娛樂中重拾信心,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價值」。
隨外展隊「救人」 唐青儀感慨
談到深宵仍有很多青少年流連街頭,梁唐青儀感到非常擔心:「他們的年紀都很小,很多只有10多歲,我已很擔心。但後來聽社工說,夜青當中甚至有六七歲的小童,當中女童數量更趨上升,我很擔憂。」她希望這些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重拾信心,開拓新機。
據了解,協青社服務創新且緊貼年輕人生活方式,包括:首創24小時青少年中心「蒲吧」、唯一無地區限制外展服務,包括深宵外展、暴走車外展等,以及有效提供即時支援的危機中心,更是唯一接受「先入住、後手續」的青少年危機介入中心。
昨日,大會特意安排切蛋糕儀式,並有協青社嘻哈學校表演街舞,令每一位在場人士感受到了年輕人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