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正德春餅宴的農民紅火生活
時間:2013年1月24日11點
記者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明十三陵之一康陵,與康陵相望的有一個康陵村,村子古城堡的北門,與一組以黃色琉璃瓦門樓引領的陵墓建築遙相呼應,皇陵的主人便是明代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也叫正德皇帝,他不僅英年早逝,據說也是中國歷史上最不把自己當皇帝的皇帝。在這裡,本報記者見到了製作春餅的第一人趙鳳來。
春餅的傳說
趙鳳來說:「康陵雖也在十三陵,卻是未開放陵寢,平日裡大門緊鎖。康陵村村西的康陵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陵寢,村民80%以上是護陵人的後代,他們祖祖輩輩靠種柿子、梨、核桃、棗養家餬口,收入微薄。看著別的村子沾十三陵旅遊的光,康陵村的村民又羨慕又不甘心。」
於是請來了明史專家商傳出謀劃策。在調研走訪中,商傳想到關於正德皇帝的正史趣聞:朱厚照是明孝宗長子,也是孝宗唯一長大成人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非常貪玩兒,經常從居庸關出關,跑到大同、太原甚至是江南遊玩,玩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太監們可不敢餓著皇上,想到一個好辦法,把各種菜餚包在一張薄餅裡,讓皇上一邊吃一邊還不耽誤玩兒。後來,正德皇帝將這種吃法帶回京城,誕生了最早的皇家快餐。
「青松翠柏村邊槐,古墓遊人踏蒼苔;訪昔無蹤多漫步,思今有跡少徘徊。農家春餅帝王宴,紫禁珍饈百姓杯;老嫗呼兒酤新酒,只緣客自遠方來。」這首由商傳為康陵村創作的《康陵古韻新風》,村民個個都能背誦。遊客走進任何一家民俗戶,明朝那些事兒,村民都能給說上幾段。
春餅宴一年四季受歡迎
趙鳳來說:「一到周末,昌平區十三陵鎮康陵村就熱鬧起來。私家車排著隊湧入,為的是品嚐村裡的正德春餅宴。」別處的春餅只在立春火一天,康陵村的春餅宴一年四季受歡迎。
客多了,「正德春餅宴」的質量卻一點不含糊。康陵春餅薄若蟬翼,春餅宴菜量大、花樣多,用來捲餅的配菜葷的素的加起來有20多道:梅菜扣肉、醬肘子、攤雞蛋、粉腸、鬆肉、燉海帶絲、拌苦菊、拌油麥菜、豆麵晄食查、鹹菜絲。
康陵正德春餅宴這一著名飲食文化品牌,使康陵村的民俗旅遊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均年收入由幾年前的一兩千元達到了2010年的萬元以上,昔日的貧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目前,全村共有民俗戶30多家,正德春餅宴這一民俗旅遊項目火爆京郊。趙鳳來 2008年開始專門經營正德春餅宴,由於經營有方,生意日益紅火,年收入達到20多萬。據他介紹,他還不算賺得最多的,最多的能達到50萬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