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蛇年說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陶 琦

 古人把蛇列入到十二生肖當中,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量,不得而知,因為蛇一向給人以神秘、晦暗、幽魅、令人恐懼的印象。雖然蛇很少主動攻擊人,但是古人在開疆拓土、擴大自己生存領域的過程中,與蛇產生的糾葛可謂多不勝數。所以被記載在古籍裡的蛇,大都是以負面形象而存在。《詩》云:「維虺維蛇,女子之祥。」把夢見蛇認為是生女孩的吉兆,也是因為中國式的解夢,是將夢中的鏡像釋為與現實恰好相反。

 先秦典籍《山海經》裡載有一種巴蛇,能夠吞食大象,三年後才將消化未盡的象骨吐出來,以誇其大。故後世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喻。於是,貪求無度而不知滿足的慾望,也被比作是長蛇。《左傳》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春秋時,吳國周邊的小國多次被其侵食,吳國也被比作是貪食無厭的蟒蛇。同時,人若是處在蛇的旁邊,形勢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古人又用「握蛇騎虎」來形容進退維谷的困窘處境。

 《漢書》載,漢高祖劉邦起事抗秦之前,曾於澤中夜行,遇一條很大的白蛇擋道,遂拔劍斬之。此後,斬蛇也被認為是有帝王運的徵兆。《堯山堂外紀》載,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幼時曾於水邊割草,用刀擊傷一條大蛇。第二天他再到原地割草,聽到附近有杵臼的撞擊聲,就偷偷察看,見幾個青衣童子在一旁搗藥,問緣由。童子答:「吾王為劉寄奴所傷。」劉裕又問:「既然你家大王是神仙,為何不殺了劉寄奴報仇?」童子說:「劉寄奴他日乃為王,不死。」於是這一段稗史,也成為了斬蛇乃有帝王運的補闕。

 古代民間還有很多關於蛇的軼聞。據說嶺南有一種人面蛇,能知人姓名,白天潛伏於山谷中,有人經過輒呼其姓名,若行人不明所以,應聲而答,到了晚上蛇就會上門嚙殺其人。若要化解,須在家中蓄養蜈蚣,當人面蛇前來時,蜈蚣就會跳出驅蛇,遂可保命無虞。明代筆記《五雜俎》還附會穿鑿,將杜甫詩「薄俗防人面」釋為就是在記敘這一嶺南異事。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蟒蛇對身穿紅色花衣的婦人有特殊的好感,故人們捕蛇,都是身穿紅色花衣,蟒蛇一見頓時會盤踞不動。捕蛇人迅即用花衣把蛇頭蒙住,用竹子不斷抽打,趁蟒蛇聚膽護身之際,以利刀剖開蛇腹,取出蛇膽後再將蛇放生。此後再有人捕蛇,蟒蛇也會展示身上的傷疤,表示膽已經被人取過了。而取獲的蛇膽,在受刑時嘴裡銜上一枚,即使遭受再嚴酷的拷打,也可保人不死。其實,從這些神異的傳說也可以看出,古人對於蛇的了解是很有限的。

 至於蛇作為一個特定的肖屬符號,在生肖紀年的民俗文化中,其存在意義和別的動物並無不同。畢竟,只要有著正確的生活態度,每一年、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 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
愛在西元前: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 (圖)
渡河逃跑 石膏,約公元前875至前860年 (圖)
金葉頭飾黃金 青金石及紅玉髓,約公元前2500年 (圖)
早期行政泥板書 黏土,公元前3300至前3000年 (圖)
酒杯 黃金,約公元前2500年 (圖)
國王亞述納齊爾二世像 菱鎂礦(人像)、紅色石灰石(底座),公元前875至前860年 (圖)
巴別塔,作者:華里德.斯地,2001年 (圖)
《吉爾加美斯史詩》的第六塊泥板 黏土,公元前7世紀 (圖)
青金石圓柱形滾印 青金石,公元前2600至前2300年 (圖)
柏林蒼穹下
80後剪紙藝人閆少威:勇於創新 (圖)
詩人的繆思——余光中詩歌音樂會
意大利音樂家演奏會 (圖)
歷史與空間:從多面鏡子中看中國 (圖)
豆棚閒話:蛇年說蛇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與豬爭食
文藝天地‧心靈驛站:逢着舊時光 (圖)
文藝天地‧試筆:看展覽
百家廊:恭喜!恭喜! (圖)
琴台客聚:作家溫馨的家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